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报(二)-第2/2页





    这七家行商,现在看起来当然是商人中的中下层。但是可以预见的将来,得到大汉多种独门商品的加持,这些家伙只要不在路上死于非命,迟早会成为超级商人。而在这个时代,商人的财富膨胀到一定程度后,自然的会吸引权贵的注意要么卖身投靠,官商勾结。要么被权贵陷害破家,无外如此。

    若是这些家伙后来发家后,与当地的王公贵族勾连在一起呢?当地的王公贵族利欲熏心铤而走险呢?所以,这种事情不得不防啊。

    正所谓丑话先说在前头,省的这些家伙以后控诉自己说话不算话。

    杀气腾腾的说完上面那段话后,关彝面色陡然一变,再一次举起了酒杯:“诸位,只要你们能给本官带来我大汉需要的东西,我复兴社这边的货源绝对优先满足你们。大家迟早都会成为中西亚一顶一的大商人。来,七位未来的商界霸主,饮胜!”

    “多谢大司马,饮胜!”

    “接下来,谁来告诉本官,现在的西域是个什么情况?以前魏晋的西域长史府这会儿是个什么情况?”

    “尊贵的大司马。”这次站起来的终于不是毫无节操的库尔善了。“这个问题,请让您最卑微的仆人阿齐兹向您解说吧。”

    “呵呵呵,请讲。”

    “西域现在有五十五国,各国大小不一,强弱分明。其中最强者四国,鄯善、于阗、疏勒、龟兹。此四国者,治下百姓约莫五六万至七八万人。能够动员三千至五千的兵力。”

    汉代人说的西域,大概是现代社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南疆为主)。在关彝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这里由于水源的利用率低下,所以人口什么的,真的非常有限。

    敦煌县城往西走不远,就是阳关和玉门关两道关卡。其中阳关在南,玉门关在北。出阳关,往西南走不远,就是鄯善,过了鄯善再往西南走,到塔里木盆地的南部底端处,就是于阗。过了于阗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往西北走,是疏勒。过了疏勒,继续沿着天山脚下往东北走,就是龟兹。过了龟兹再往东南走,那就回到了大汉掌控的玉门关。

    简而言之,在西域这一块一年到头几乎没啥降雨的地方,只有绿洲才会有人常驻。而绿洲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雪山雪水的滋润。

    整个塔里木盆地,被昆仑山、阿尔泰山、天山所环抱。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是干旱的,但是在盆地与各条山脉交接的地方,由于雪水的滋润,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绿洲。这些盆地边缘的绿洲,就是西域诸国立国的根本。

    当然,雪山的雪水、地下水什么的其走势总体稳定。但也偶尔有变化。而水源一旦变化,以前的绿洲很可能变成荒漠,那在这个绿洲上立国的国家,往往就不得不迁移或者灭亡。

    有毁灭,自然会有新生。水源走势的变化,也会造成荒漠成为绿洲。因此,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西域这块土地上,沿着塔里木盆地周边一圈,星星点点的布下了或三十多,或五十多个国家。

    水源的多少,往往决定了这个所谓的国家能够养活多少人。而无论水源多少,这里的水资源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就算这里最强大的国家,其国民数量也很难超过十万。

    现在,整个西域虽号称五十五国,但这所谓的国,其实符合汉字“国”的古典意义:一城便是一国。

    在这大小林立的五十五国里,最强者四国,鄯善、于阗、疏勒、龟兹。就好像东南西北四大霸主一般,各自占据塔里木盆地的一个角落称王称霸。但是这种霸主其实也和春秋时代古典意义的霸主一样:小国只需要向霸主表示臣服和上贡,有战事的时候跟随盟主出战。除此以外,仍然可以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

    因此,按照效费比来看,在这个时代,直接占领并统治西域,实在是一份得不偿失的买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