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给我调辆挖掘机-第3/4页





    所以在几年前,猪肉一直比牛肉贵。

    老牛倒了,村子里的人直接到工地来问要不要:反正猪肉也要买,王德彪一听当家厨子的话,直接让人去弄了一条腿,给工人们开开荤。

    张楠想吃炒年糕,不仅仅是因为习惯,而是味道真的好!

    这剡县炒年糕可是一绝,这种炒法只有剡县、隔壁xc县有,再过去的tt县也有类似的:这三地和全国其他地方的炒年糕都不一样——因为它是有汤的,其它地方的炒年糕在剡县被称为烤年糕。

    剡县人团队出门,一般年糕总会带一点出来,习惯了,家乡的味道。

    做法说简单也简单,但比烤年糕复杂些:先将年糕切成细条,鸡蛋打成浆,炒一炒或者摊成蛋皮切成蛋丝备用。

    再把笋(没有笋可以用茭白代替)切成丝,把蘑菇则切成片,瘦猪肉切成丝加少许盐、生抽和鸡精备用,大蒜切好备用。

    铁锅烧热后倒入相应的油,先炒笋丝。笋炒到半熟的时候放年糕下去一起炒,炒到年糕变软。

    之后加少量咸菜一起炒一会后再加开水,开水要没过年糕再多一点。

    然后放嫩豆腐(豆腐用铲子弄成小块),把大蒜的径也先放入:一方面它不容易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年糕带点大蒜的香味。

    大火把锅烧开,之后放入大蒜叶和肉丝,用铲子铲均匀,使肉丝散开。大火烧一会,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最后撒上鸡蛋丝起锅就可以吃了。

    味道一流!

    张楠在想念炒年糕的味道,而夏米力和卡里米在边上听着,内心里也挺高兴老板想得周到:把猪肉丝换成牛肉的。

    夏米力和卡里米当了多年兵,平时都能保持饮食习惯,但在执行任务时真能百分百做到?

    要真是严格,锅碗瓢盆都要分开......

    所以项伟荣说过:只要不让他们两个吃红烧肉就成。

    ......

    吃过饭,张楠就要去二期那边,几名保镖还扛着两个大包。

    大半个小时后张楠找来了王德彪:“德彪,给我调辆挖机过来,还要两辆自卸工程车,我要挖东西。干活的伙计靠得住吗?要是靠不住我们自己来。”

    “绝对靠得住!”王德彪拍着胸脯说,“不过挖机手技术一般,刚学会才几个月。”

    “没事,嘴巴严就行。”

    王德彪知道张楠这是可能要挖古墓什么的,不过绝不多问前因后果。

    “开挖机的是我堂弟,几十万的东西我交给别人不放心,绝对靠得住!开工程车的也是我们本地人,绝对没问题。”

    “恩,那就好,你去调过来。”

    如今王德彪牛,这会都有两台美国产卡特200型挖掘机,每台20吨重!为这两个大家伙,项伟荣干脆让他又去弄了辆四轴的平板拖车。平时加上挡板用来当加长货车拉货,关键时刻拖挖机。

    至于工程车,那是大名鼎鼎的卡马斯55111自卸车,苏联货,几个月前省里进口了上百辆有现货。王德彪一下子弄了8辆,自个用不了这么多时还租给其它国有工程队。

    加上其它如推土机、铲车、大型混泥土搅拌机这些大家伙,连杭城的几家大型国有工程公司这段时间都常来找人帮忙支援。

    二期和一期工地之间如今没有隔开,不过让几个剡县带来的公认在交界处一站,王德彪扔给他们几包烟:“没有老板和我的话,谁都别让过来。”

    干工程的老板,个个说一不二的汉子,这边绝对不会放过来闲杂人等。

    工地里有土路能过卡车,挖掘机在500米之外,这轰隆隆慢慢爬过来还要一会,不过两辆自卸工程车轰隆隆就先过来了。

    苏联猛兽,卡马斯55111自卸车,八十年代的经典型号!

    这车额定载重十三点六吨:性能不错,吨位这会也算挺大,而且耐用!

    缺点就是毛子的车辆的一贯特点:排气管冒黑烟、噪音大,加上苏联车的传统——油老虎!

    不过如今工地用油杭城相关部门绝对保证,油老虎也无所谓。

    两名开车的驾驶员张楠见过,都是剡县人,原本似乎在供销社还是交通局开大型拖拉机的?有点想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