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有些事情碰不得-第3/4页





    高明!

    禁止粮食外流,作为个农业帝国,在进口的海运粮食数量不可能达到能打压国内种粮积极性所需数量的时代,皇朝政府当然希望手里的粮食越多越好!

    手有粮、心不慌,这道理农业帝国的统治者、管理者们会最深有感触!

    张楠说着说着说到了这点,“清王朝最初的粮食进口仅仅是给予闽省一地的特殊政策,后来逐渐扩大范围,到乾隆年间,闽省、粤省、江浙一带都是进口大米的主要省份。

    这进口的大米当初还享受免税待遇,到乾隆八年,是1743年,连这运输大米的商船也得到了政策的倾斜,所装载的其它货物也能一定程度按照标准享受减税的待遇。

    然后嘛……

    问题来了,鸦-片和大米混装,有意思吧……”

    什么叫“有政策下有对策”,清代后期的进口贸易海运是其之一,为了白花花的银子,没啥不敢干的!

    不过张楠最后加了句:“大米船一起运鸦片这事节目里别去提了,说多了烦球。”

    为什么会烦球?

    今年是91年,明年92年,禁毒呗,人家都把地雷埋菜地里了。

    老板的意志必须执行,不过这说着沉船的事,张楠的注意力渐渐被吸引到了餐厅一头的电视机。

    声音开得不大,正吃饭呢,示意侍者调高音量:战区,边有人正在机枪扫射,画面主体内一名记者正戴着个钢盔,套着件防弹衣在做现场报道,绝对的玩命加作秀!

    这是档是联合电视的主要新闻节目,张楠仔细一看,那个玩命的记者手里话筒的台标也是联合电视的!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张楠嘴里直接蹦出句:“胡闹!

    南斯拉夫要打内战,谁让他们去参合报道的?!

    还要不要命了!

    真是脑子翻抽,找死!”

    老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那里是南斯拉夫,不是将来的伊拉克,更不是将来的阿富汗!

    和南斯拉夫内战的残酷相,伊拉克同阿富汗那边都能算小孩子过家家!

    前段时间南斯拉夫内战已经正式爆发,这是各种特殊原因加一块的结果,谁让它的国家地缘结构支离破碎,还缺乏强势的主体核心板块,人构成也是极端复杂。

    2000多万人口分成了五个主体民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诺尼亚、马其顿、黑山;三种宗教信仰,天-主教、伊斯-lan教、东正教;三种官方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诺尼亚语和马其顿语。

    没有一个族群能占据绝对优势,甚至连相对优势都不明显,最大族群东正教系塞尔维亚人,也只占南斯拉夫总人口的三成多一点。

    在前几天,南斯拉夫斯洛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单方面宣布独-立,又引发了斯洛尼亚武装力量与南人民军的武装冲突。

    这会么…克罗地亚当局同克境内的塞族流血冲突再起,塞尔维亚共和国派“志愿军“去克境内为塞族人“助战“,这冲突是越来越大。

    接着南人民军又去干预克境内冲突,战火愈烧愈烈,这短短时间内已经是打成了一锅粥!

    战地报道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但那里是南斯拉夫,还以为是刚打赢的海湾战争呢!

    去报道南斯拉夫内战,对手可不是压根不会打仗的阿拉伯人,那里的战争复杂程度和战争的惨烈、残酷,屠杀的没人性……这一切都会超出所有正常人的想象!

    别说戴个钢盔、穿件防弹衣,你是躲在坦克里也是老寿星吊,找死!

    “不管是谁派去的,立刻把人召回来,我们不碰南斯拉夫,那边的新闻用大路货行。”

    叹了口气,“不光光危险,那里真是惹不得、碰不得,不然将来会遭人恨的!”

    别说你个记者,联合国维和部队将来在那也是脑袋拴裤腰带过日子,杀红了眼的人可不管你是不是蓝盔,想把你突突把你突突了!

    什么叫杀红眼?

    十几年后,世界参加过南斯拉夫内战的老兵在雇佣兵市场可是高级货,因为他们不仅仅能打仗、会打仗,绝大部分杀起人来不管男女老幼,这都不带眨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