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柏林,章子芳-第2/4页





    李谦算再低调,也不可能拒绝这个。

    如,约书亚·克里斯。

    然后,两人约在柏林街头一家咖啡馆闲聊、大笑,以及分开时彼此拥抱拍肩的照片,被当地的媒体记者给拍了去,登了当天的晚报。

    但其实,李谦更看重的,反倒是另外的一次见面。

    国内著名的才女导演,章子芳。

    她的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都很受欢迎,大家都特别欢迎她来参展,但让人无语的是,加一起来了四五次了,每一次都是空手而回,充其量也是拿个安慰奖而已,去年的《团团圆圆》也没能实现奖项的突破。

    不过今年收到邀请,她还是来了,带着她的新电影,《承诺》。

    今年国内过来参加柏林电影节的,《红高粱》跟《承诺》这两部,俩人在国内时虽然谈不熟,也是点头之交,但来到了异国他乡,同样变成了“外国人”,却一下子显得亲近了不少。

    午李谦去看了一部参展的法国电影,足足半小时的床戏,偏偏身边坐的还不是自己的女人,李谦只好猛喝了几杯咖啡来压心火。

    然后,午赶到约好的餐厅,跟章子芳见了面一聊,原来章子芳午也去看了那部电影,于是两人心照不宣地相对大笑。

    那种片子,国内是没人敢拍,也没必须要去拍的——你拍了,别说映,相关的政府部门只要听说,一般直接抓人了。

    所以,你说艺术也好,色情也罢,反正即便是对欧洲艺电影较推崇的国内电影人,在多年受国内的制度的影响之下,绝大多数人对欧洲那些所谓的电影大师们玩的这一套所谓艺术,其实并不太感兴趣。

    反倒是一些游走在红线附近,有情欲,但重点是人性,或重点是爱情的一些艺电影,不要说在欧洲,其实放到国,也是有不少人喜欢的。

    1998年,周阳华的东方传媒旗下的东方院线,曾从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获奖电影批发了一批片子回来,结果一部意大利的艺爱情片,充其量也几个漏两点的镜头而已,主要卖点其实是爱情,居然在国内拿了一千三百多万的票房,把东方传媒得意得不轻,到处宣传。

    据说当时一共买了十一部电影的国放映权,东方传媒才只花了170万美元而已,折合人民币不到350万!

    两人各自点了自己的食物,坐着等的功夫,先聊几句柏林,再聊几句午彼此的活动,相视大笑几句,然后彼此恭维几句,饭菜来了。

    吃罢饭,才是真正聊天的开始。

    而且,这是李谦第一次认真地和这位国内最著名的女导演聊天。

    她今年应该是刚到四十岁,却已经是有过十几部作品的老导演了,这个时候在柏林见面,她一如既往的气质优雅、着装素淡,说起话来轻声慢语,吃起饭来也是小口慢咽的,一举一动,都带着一种成熟的南方小女人特有的优雅与恬淡。

    跟她聊天,感觉很好。

    只是会有些怨气。

    毕竟,光柏林电影节她已经来了这是第三次了,但第一次空手而回,第二次给了一个安慰性质的奖项,而考虑到她的电影主题的一惯性和延续性,表现手法也并没有什么太多太大太值得夸耀的进步,那么很有可能这一次,她估计还是很难有什么让人心动的斩获。

    这种情况,是个人会有怨气。

    面对李谦,她无奈地摇头,面带苦涩笑意,道:“烦了!我也是烦了!要是这一次再什么都不给我,以后我也实在是不想来了!”

    李谦闻言笑,“真舍得?你的电影在欧洲还是有市场的,你不来参加电影节了,怕是少好大一截的钱呢!”

    章子芳无奈,摇头,“少少吧,都是多少年的老朋友了,我少跑这一趟,算少点儿,也不至于太坑我!”

    李谦闻言点了点头。

    欧洲三大电影节,往崇高了说,那当然是人类交流电影艺术的盛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样的盛事之下,在这样的艺术的旗帜之下,这里头是有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在四处奔走的。

    说白了,欧洲三大电影节,既是艺术的舞台,是导演们展现自己电影才华的舞台,但同时,也是发行商和制片商角力的舞台,是一个大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