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姐-第2/4页





    李谦想了想,又摇头,“真不行,下午我也有事儿。这样吧,你还是找玉品。几张广告照片啊,平面的东西,玉品那水平,足够忽悠他们了!”

    电话那头,孙玉婷似乎有些失落,不过她还是很快道:“那行吧!随便你,别说我没照顾你生意啊!”说话也不等李谦说话,径直把电话给挂了。

    正好宋玉品拍完照片过来,李谦把这事儿跟他一说,说是孙玉婷找他出去搭班儿接活,宋玉品当时大喜,“我姐真够意思!”

    李谦闻言却只是笑笑,很快就又找到一朵花,开始观察、构图。

    跟华夏戏剧学院那边从大三开始,校方就会鼓励学生外出接戏接活儿不一样,顺天电影学院历来的规矩就是要求在大三结束之前,所有学生必须保证做到全日制,等到大四,则是要开始准备毕业作业,或排大戏,或交本子,或出作品,课程压力却已经接近没有,对于学生外出接戏接活儿,校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到了现在,大二下学期临近尾声,王靖露和沈甜甜她们都已经可以认真地考虑接戏啊试镜之类的问题,但电影学院这边,至少是在明面上,是没人敢说要出去接什么活儿的。别管哪个系,表面上都还得老老实实的窝在学校里。

    当然,时代在变,有些事情,也不是上头想管就能真个管得住的。

    电影学院的学生,不管哪个专业,水平都有基本保证。要价又低,对于影视圈子来说,尤其是对于投资有限的剧组来说。绝对属于物美价廉的最好选择。

    所以,虽然校方管得严。但校门口却几乎每天都有人蹲那儿瞄人,至于有人脉、在学校里认识老师的,那就更是直接走内线找人了。

    而对于电影学院的学生来说,比如表演系,可能出去接一部戏,哪怕是配角,耽误个一个月两个月的功夫,就能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入账。如果是电影,那就更干脆,多说也就是一周的功夫,演完了,那就是少说几万块……谁不心动?

    所以,进入大二下学期开始,李谦他们这个年级,就开始有点人心浮动了。虽然学校一再的加强管理、三令五申,但是渐渐的,请假的人开始多了。各种名目、堂皇正大,就算是你明知道他是出去接活儿了,也说不出什么来。

    更何况。真正抓得严的,也就是校方罢了,具体到辅导员和老师那里,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大差不离的,能批的假也就批了。

    相比之下,表演系,美术系,编剧文学系。是最热门的三个系。

    只不过,前者挣的是大钱。而后两者,则是属于出去打零工的级别。当然。像导演系、制片系,以及李谦他们的摄影系,却连打零工都没什么机会。

    表演系不用说了,二十岁左右的男孩女孩们,又是电影学院的在校生,只要眼界放低一点,想接活儿,难度不大,而美术系的学生……众所周知,国内的电影电视剧,一向不太重视美术,所以,国内影视圈有名气的电影美术大师屈指可数,一般人根本请不到,而且就算请得到,很多剧组也压根儿就不舍得掏那份儿贵钱,于是,要价低廉的美术系学生,反倒成了香饽饽,哪怕是过去人家剧组里打零工、做实习生,也很受欢迎。

    至于编剧系……事实上很多人才刚刚大一,就已经开始接活儿了。当然,他们接的活儿,不是自己写本子,而是做枪手,帮别的大编剧枪活儿。

    跟他们相比,摄影系和导演系,绝对是属于苦逼的存在。

    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如果说最重要的人,那显然是掌控一切的导演,所以这个活儿,对于经验、名气等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简直是异常的高。而且,别说导演了,哪怕是副导演,都不是刚出校门的学生能混上的,哪怕是顺天电影学院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导演系学生,也得至少在圈子里摸爬滚打好多年,才能慢慢出头。

    至于摄影,那是负责直接把导演的要求给转换成画面的关键岗位,几乎每一个成名的导演,都有自己的所谓“御用摄影”,离了“御用摄影”,他们甚至会坚决不拍,由此可知,摄影对于一部影视剧的重要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