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爆发-第2/5页





    然后,刘向东就吃惊地发现,大概只过了一个小时,自己手里的调查问卷就已经发出去了二十多份,而且全部收回且合格。

    他略有些惊讶地回想了一下,到这家店里来的人,大概每七八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是直奔《廖辽》这张专辑来的——这让他很惊讶,因为在他的印象中,廖辽这个名字实在是很陌生,肯定不是什么大牌的歌手,但是就这一个来小时的销售情况来看,她这张专辑却又绝对是顶级歌手才会有的市场表现。

    然后,还没等他的惊讶得以发酵,意外出现了。当又有一个人买走了一本《廖辽》的磁带,店员突然跟老板汇报,说《廖辽》的磁带缺货了。

    这可是很稀罕的事情!

    要知道,一般在图书、磁带、cd、录像带等这些东西被摆上货架之前,生产和发行方肯定已经对上市之后的市场表现有了一个大致的预估,并针对这份预估安排生产,一般情况下,在刚上市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不会缺货。

    既然缺货了,那只有唯一的一个解释,那就是:生产和发行方极大地低估了商品的市场表现,从而导致生产不足、备货不足、铺货不足。

    具体到《廖辽》这张专辑上来说就是,发行方根本没想到这张专辑会卖的那么好!

    刘向东很吃惊地正想要问问坐照书店进了多少货,可还没等他开口,就又有人进来买《廖辽》,对方听说磁带没了,就改口要cd,结果发现cd居然也只剩下两张,对方就直接包圆!

    刘向东顿时更加吃惊!

    截止到现在,他已经发出并收回了近三十份调查问卷,才只用了不到一个半小时,仔细回想,这三十份调查问卷,应该是代表着坐照书店卖出去了四十份《廖辽》的磁带或cd。

    书店里,老板拿着手机跟经销商要货,结果却越说越火,看那架势,几乎要吵起来,最后挂了电话,那老板冲刘向东说:“老弟,看你整天做这个调查那个调查的,应该在唱片公司那边有熟人吧?能不能帮忙从内部给搞点这个《廖辽》的磁带和cd出来?”

    刘向东哪里有那个能力,闻言赶紧解释,自己真的只是一个职业调查员,跟唱片界没什么勾连的。然后老板就抱怨,说他从前天就发现这个《廖辽》开始卖的特别快,从那时候就一个劲儿的打电话要求补货,可经销商那边却死活都说没货,结果就是这样喽,店里还剩下两张几乎没人买的黑胶,磁带和cd统统卖光,只能看着还有货的店继续发财了!

    跟刘向东抱怨完,他又问收银的小姑娘,“怎么换这张碟了?那张《廖辽》呢?放那个!”

    然后,刘向东第一次听到了《廖辽》这张专辑。

    刚开始听,他觉得很一般,就是平常在大街上经常能听到的那种都市情歌,只不过这个歌手的嗓子很有特点,唱歌比其他歌手多了些味道而已。

    但是,当他听到第四首歌,却突然被那奔放的节奏和独特的歌词给打动了——这居然是一首乡谣风格的歌曲!

    再然后,第六首歌又给了他巨大的惊喜!

    以至于听完了这首歌,他第一次迫不及待问店主这歌叫什么名字,店主就特高兴地说:“你也喜欢这首歌?这首歌叫《执着》!我也超级喜欢!还有两首歌,跟这首《执着》的风格近似,也都超级好听!对了,刚才那首乡谣也不错吧?那个叫《我热恋的故乡》!对了……你看看你那问卷,应该也有不少人就是奔着那首歌来的!”

    刘向东拿起已经回收的那些调查问卷翻了翻,果然,在回答“你最喜欢这张专辑里的哪一首歌”的时候,有不少人都选择了《我热恋的故乡》和《执着》,除此之外,还有两首歌叫《干杯,朋友》和《野花》的,也有不少喜欢的。

    于是,接下来的时光突然就愉快起来!

    店里放着《廖辽》,听着音响里发出的那时而慵懒时而柔婉、却始终极富质感、极其好听的嗓音,听着那动人的旋律、迷人的节奏,刘向东的工作进展飞速!

    店里当然没有《廖辽》可卖了,但不代表只有买过的人才可以填问卷,只要你想买,那就是合适的调查对象。而或许是因为店门口的音箱里放着《廖辽》里的歌,接下来的一个来小时,进店的人中追问《廖辽》的比例比刚才还要高出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