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七零年代绿茶知青(37)



    当初池芸儿提交开办门市部的申请,院长他们抱着死马当活马医,拿出一千块组织拨给的修缮款,当作启动资金。

    准确来说相当于借资了,毕竟不管门市部能否盈利,都要还上这笔钱的。

    医院只是提供了门市部的场所,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顶多给予配合。

    他们打一开始就没有抱着能盈利的目的,在他们看来,能够解决个的岗位,已经是莫大的成就了。

    然而,池芸儿几个人真是一次次给他们惊喜!

    几个年轻人几乎没有动用那一千块钱,自己进了许多的货,卖得十分火爆。

    先不说盈利如何,如今已经有四个知青返城上班,之前有俩流动便民站,因为效果不错,第二个星期就直接增设了十多个,在附近的居民区驻扎。

    相当于有二十来个家属的岗位得以解决。

    门市部里的吃食需求大,食堂师傅们忙活不开,便各自喊来自己家属帮忙,又有七八个临时工岗位的增加……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门市部竟然在整个七月份,纯盈利即便扣除大家伙的工资、奖金,也能达到八千多……

    这是什么概念呀!

    池芸儿这次递交的报告中,除了关于饭店开办的事项,还有如何让门市部的盈利,发挥最大的作用。

    院长先看的便是这个建议书。

    上面罗列了一些总医院目前尚没有显露出来的弊端,其他医院的优势,将来形势的浅谈。

    总而言之,京都总医院如今瞧着是行内的龙头单位,但是就因为这个招牌,他们面临的压力和竞争便越大。

    如果他们不与时俱进,早晚要被淘汰掉,成为行业的中流甚至是末流!

    院长又如何不知道呢?

    医生不是闭门造车的职业,他们需要时刻进修、参观学习、交流互益。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配套设施也日益增多。

    他们发现,越是后来建立起来的,高、设备新且全、人员配置好等等方面,都在隐隐要超过他们这些老牌单位!

    这便是后来者居上的现实写照。

    他们心急,看着职工们还隐隐以自己是总医院员工得意,殊不知等几年、十几年后,总医院将会面临如何的危机……

    院长一行人因为是上位者,看得多想得远。

    他们只是在心里思量,从没有说出来,而这些令人胆颤的发展趋势,却都被池芸儿犀利地点了出来。

    让还想自欺欺人的院长,不得不硬着头皮面对现实,对这份建议书越发重视起来!

    京都总医院要想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和龙头的地位,就要在设备、人才、制度、福利、服务等五个维度上努力。

    人才是核心,一个医院没有好的医生,其他方面再好,医院也都是个华丽的空壳子。

    池芸儿提出来,现在形势已经缓和许多,正是总医院出手的大好时机。

    已经有不少人平反归来,不过这些人都是背景硬,或者他们有帮着使劲的亲朋好友,再者便是些业界泰斗人物了。

    但是更多的人,却被遗忘,或者遭受同行排挤,因为没有单位接收而仍旧滞留在艰苦的环境中。

    在以前的几年间,多少医术好的同志受累,不得不去农场、乡村接受改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