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新加坡



    ;饭好了,菜也上了桌。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一些寻常不过的家常菜肴。这其中还有昨天没有吃完的剩菜。下锅炒热以后,仍旧会接着吃,不会平白无故的倒掉。

    简家母女面对面的坐了下来。简洁妈妈突然冷不丁道:“你不用代我去向贾有为说一声感谢,大恩不言谢。再者,我就算送自认为高端和稀奇的东西去,别人都不会稀罕,也不缺。”

    简洁感觉没有必要再揣着明白装糊涂道:“嗯,我知道了。你可别给爸透露一星半点内情,就让他继续沉浸在是经由个人努力和坚持不懈所取得的成功当中。”

    “你妈有分寸的。何况你爸也不傻。就算我们母女不说,旁人都会说。这世界上就没有不通风的墙。

    你爸在校内的等级不但直接朝上连升三级,从副科成了正处,还不是挂什么副校长之类虚头巴脑的头衔,而且是实权在握的肥缺。

    这后面要是没有泼天富贵的大人物在帮衬着你爸,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而今眼目下,仅仅靠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朝上走一个台阶都会让人感觉到无比困难,而且终其一生,往往还上不到一个台阶,只有半个台阶。

    你爸要是没有贾有为在其身后的暗中帮忙,也就是副科退休,是不是刚好只有半个台阶?

    当然,校领导要是念及你爸这只老黄牛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工作,还是有可能会给他一个正科的退休待遇。”简洁妈妈认定自己能够想得到的事情,那么别人同样也会想得到。

    只不过是说与不说的问题。要是有异议,那么理由和借口也能够被人找得出来进行一个见招拆招。这不怕胡说八道,只要能够自圆其说的理由站得住脚,哪怕只是一丁丁,也行。

    “社会秩序的逐渐僵固化,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真说不清楚。

    现如今,不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遍地都是黄金,而到了九十年代,你错过了那个最好的传统行业创业时期,也还有互联网大浪潮,金融市场,房地产。”简洁边吃边聊道。

    “外部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长时间战争,像世界大战这种级别的,而内部不发生像十年动乱那样的事情。

    机会对于你们年轻人而言,只会越来越少,不会越来越多。今日的日韩,港澳台,便是我们的明日。”简洁妈妈和女儿之间就此展开了知识分子的聊天话题道。

    “在我看来,当初的亚洲经济四小龙,唯有新加坡做的最好。新加坡就没有学他们产业升级转型之后,急着直接就把低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朝向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新加坡政府就很清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会有一个低端群体存在,而他们赖以为生的方式,便是简单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报酬。”简洁侃侃而谈道。

    “小国寡民有小国寡民的好处。新加坡是船小好调头。长期以来外界对它的高薪养廉有一种误解,便是最大限度的好杜绝公务员乱伸手。

    实际上,新加坡最大的初衷和期望是为了吸引更多精英来一起参与治国。精英当中不是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都像我们这里的人那么喜欢当官。

    再不然,就是做生意。我不认可你这个政府,我不认可你这个治国理念和方针政策,我为什么要来给你出力卖命?

    别说什么不为国家,那么我就没资格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这土地不是某人,某集团的,而是所有人的。任何人从降生下来,就天然继承了这个资格。

    最典型的就是《儒林外史》开篇那个读书人,或者说是高等游民,他就不愿意当官。甚至,就是明天以读书为业,不管是战乱,还是怎么的,和我无关。

    即便朱元璋得了天下,派人来找他当官,也不要,反倒让他朝着更深的地方,更找不到人的地方躲走了。他有他的选择。”简洁妈妈同样是边吃边聊道。

    “你这话也让我突然想起了顾炎武让人耳熟能详,却时常被人加以利用,改动和误解的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他说得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兴亡,匹夫无责,食肉者谋之。国家和天下就不是一回子事情,而是两码子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