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原因-第2/2页





    而且3号坦克比起1号坦克还加宽了视野,加强防护力与攻击力,与1号坦克很多方面的设计都十分相似。近乎可以说是同出于一脉。

    另一份标注为T3号坦克的图纸,则又是另一种风格。

    这种坦克制造方式简易到简陋,操作更是简单易上手。几乎与德国武器精益求精的标准完全违背。可是,这种坦克图纸又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从图纸上来看,T3坦克车身装甲厚度是45毫米,和3号坦克相当。不同的是,T3坦克但正面装甲有32度的斜角,侧面也有49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坦克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而这种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90毫米。

    这样的设计,连3号坦克在500米距离上都无法将其穿透。

    没错,两份图纸分别是张承天按照记忆中的数据,以其自动化专业学到的工程制图能力,按照历史上的3号坦克与T-34坦克绘制的。

    在张承天看来,德国现在需要的就是暗中在苏联生产简化版的3号坦克。说白了,就是所有生产出来的坦克都不安装无线电设备。

    这样一来,就算把不完整的坦克构造分享给苏联人,也没什么不妥。

    一来表现的德国方面非常大度(虽然没了无线电设备的3号坦克,几乎没有任何值得苏联学习的地方)。

    二来,如果误导苏联借鉴3号坦克复杂的扭力杆系统,将让苏联坦克的发展走上歧路。

    按照张承天的计划,要等到3号坦克过十年运回国以后,再秘密装上无线电设备。

    至于T3坦克,张承天并不打算立刻拿出来生产。

    张承天的考量是,让德国的科学家先改进T3号坦克的图纸,给它装上无线电设备,同时换上奔驰公司的发动机等等。

    等到T3坦克的技术成熟以后,就可以逐步替换3号坦克。把替下来的3号坦克出口一部分给盟国,剩余部分改为3号突击炮使用。

    而当下生产一支坦克大军,在既想躲避凡尔赛条约的约束,又不愿意让苏联偷学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苏联合作生产简化版(没有通讯设备)的3号坦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