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凯旋而归



    一可现在的问题是,历史的轨迹已经出现偏差,尤其是在庞德投入刘备帐下之后,刘赫已经意识到,这种偏差将会越来越大,最终走向一个就连刘赫自己也不知道的结局。

    如果这种偏差已经发生,并且避无可避,那么定军山黄忠力斩夏侯渊的事件,还能像预料中的那样如期而至么?

    刘赫的脑中,忽然出现那个在别人面前是位威严的长辈,在自己面前却像个孩子一样的老将军。

    你说的这些我不信,我问你,如果夏侯渊现在真的像你说的那般战力尽失,他为何不撤,还非要留在这里等死?

    这是那位老将军曾经问过刘赫的问题,刘赫给了他答案,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这个解释,刘赫自己都不敢再去想。

    事情真的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么?

    夏侯渊不肯撤军的原因,真的和自己判断的一样么?

    自己只是看过几本兵书,从未完整的指挥过一场战役,做出的判断,又真的会对么?

    这些问题,如洪水猛兽一般,充斥着刘赫的脑海,已是让他有些透不过气来。

    他汗如雨下,已是入秋时节的山谷之中,他却感到一种难以忍受的燥热。

    他猛地站起身,走出帐外,他知道,眼下唯一能让自己解脱的办法,便是亲自去看上一眼。

    看着天机先生牵起那匹成都卫中最快的战马,所有士卒都面面相觑,直到眼睁睁的看着天机先生的身影没入了山谷之中,回过神来的士卒这才慌忙跑去禀告。

    闻讯赶来的诸葛亮,面色凝重的站在营门口,凝视着早已空无一人的山谷。

    “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诸葛亮这才发现,庞统不知何时,已经悄然站在他的身边。

    “他这次去,卦象上怎么说?”诸葛亮忽然低声问道。

    “你不是说,你不信这个么?”庞统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龟壳和铜钱。

    见诸葛亮默而不语,庞统随即收敛起了笑容,脸上浮现出一种难得一见的认真表情,“放心吧,自从来到定军山,我天天都要卜上一卦,只有今天这一卦,最好。”

    数日之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所有的曹军大营。

    曹丞相麾下爱将之一,博昌亭侯,征西大将军夏侯渊,于定军山一役,被突如其来的刘备军大将黄忠一刀斩于马下。

    相传夏侯渊死时正在部署大军撤退的事宜,对于黄忠的突袭毫无防备,在人不及甲,马不及鞍的情况下,当场被黄忠斩为两段。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夏侯渊一生素以射术和千里突袭敌军而闻名,最终却被另外一员同样精于射术的大将,以突袭的方式了结了性命。

    被鲜血染红的山谷中,这几日从来未曾有过像今天这样欢快的气氛,高奏凯歌而还的黄忠,骑着那匹跟随了他十年的枣红马,与刘赫并肩而行。

    将是老将,马是老马,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中的一句,此时用在刚刚砍下他心腹爱将头颅的黄汉升身上,却是再恰当不过。

    经此一役,曹操不仅损失了夏侯渊这员与他同族的大将,彻底失去了阻挡刘备军夺取汉中的可能,更使得日后曹氏宗族在朝堂上的势力,又削弱了一分。

    这种对于日后格局的深远影响,此时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预见,而唯一知道这些的刘赫,此时考虑的却并不是这个问题。

    今后曹魏的走势如何,刘赫也不是一点不在意,只是曹氏失权,司马氏取而代之的这些权力更迭,那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刘赫现在也无需过多的考虑。

    他最关注的,是他自己所在的蜀汉政权,在未来几年内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按现在的情况来看,一切还算是都能在他的掌控之内,至少这定军山黄忠斩夏侯的事件就如期发生了。

    拿下了定军山,就等于打开了汉中西边的门户,夺取整个汉中地带,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回营的途中,一路上刘赫都心情不错,只是路过那片充满了血腥气味的山谷时,仍是有些心有余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