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外来人



    难道这鼎是假的?

    这个念头刚刚从他们脑子里冒出来,就见天无敌校尉很随意的将那口千斤巨鼎往地上一扔,马上就砸出了几个大坑。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好声,这让在一旁观望的刘赫终于是长出了一口气,好在最后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

    陈默的这场看似闹剧一般的表现,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百姓们的情绪,也在此之后,被推到了巅峰。

    听过了刘赫一番字字入心的话,又目睹了天机营众将士的风采,百姓们好像都觉得,今后的日子,或许真的能像这场庆典一样,越来越红火。

    一番喧闹之后,人群散去的广场上,已恢复了往日的那份安逸,那些用竹子拼接成的架子,刘赫暂时没打算将其拆除,毕竟经过这场盛典之后,这里肯定会成为成都百姓日常聚集的地方。

    高台之上,其他人都已离去,只剩下刘赫一人,看着台下那些忙着打扫残局的士卒,愣愣出神。

    “想什么呢?”诸葛亮缓步登上高台,坐在了刘赫的身边。

    刘赫淡淡一笑,“我想的,应该和你一样。”

    诸葛亮平静的点了点头,“你也觉得那个年轻人有问题?”

    刘赫沉默片刻,沉声道:“他的话如果乍一听,还真是顺着我的意思往下说的,可越琢磨,越觉得好像另有所指。”

    诸葛亮笑道:“不是好像,他就是另有所指。看不起蜀人的中原人,侵占他们的土地,霸占他们的家乡,指的不就是我们么?”

    历史上的蜀国,是三足鼎立之中,国力最弱的一方。

    然而在战争中的地势上,蜀国却是有着远超其他两国的优势。

    想要进入蜀地,只有两道关口,只要把守住这两道关口,蜀地便可安枕无忧。

    不仅如此,蜀地还占据了长江的上游,顺流直下,便可扫平长江流域,如此说来,蜀国可谓是占尽了地利。

    可历史上的蜀国,为何拥有像诸葛孔明这样的能臣谋士,却依然最终难逃亡国的命运呢?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蜀人从来没有从心底真正的接纳那位外来的刘皇叔,而刘备,也从来没有将蜀地视为自己最终的归宿。

    一心志在匡扶汉室的他,不过只是将蜀地当做自己一时的屯兵之地,一旦有机会,还是要进兵中原。

    这种思想,有着极为根深蒂固的影响,即使在他死后,仍然深植在蜀国掌权之人的意识之中。

    正史中如此,小说演义中,亦是如此。

    这也正是刘赫心里最担心的事,而且这件事,他根本没人可以商量,因为在身处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刘备的那种思想,一点也没有错,他们更不可能理解刘赫这个两千年后,看过了整个时代的人提出的其他想法。

    “那个年轻人,是在有人授意之下,故意那么做的。”刘赫沉思许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诸葛亮赞同的点了点头,“益州的官场,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即使是刘璋已经难成气候,依然有人在背后蓄意谋划着什么。”

    刘赫想了想,紧接着眉头皱了起来,“我想这个幕后的人,不会是为了刘璋而这么做的。显然那个年轻人后半段所说的话,分明是对我们有利,我们掌握了蜀地的兵权,刘璋以前再怎么得民心,也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机会。”

    “你是说……”诸葛亮凑到近前,用羽扇遮住了嘴,“有人想借机谋反?”

    刘赫果断的摇了摇头,“如果是谋反,不会帮咱们稳固兵权。这个人既在刻意的针对咱们,又帮了咱们的忙,一时之间,我实在想不出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便陷入了沉默。

    成都城内,法正府。

    刚刚在庆典上慷慨陈词的那个枯瘦年轻人,恭敬的站在那里,等待着高坐在正位上的法正训示。

    “事情都办好了?”法正低头逗弄着怀中的一只黑猫,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不等年轻人开口,法捷急忙向他使了个眼色,自己走上前说道:“按照先生的吩咐,一字不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