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劳模



    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打死都不可能降价。

    反正,今年的秋茶已经收回成本,还大赚一笔。卖不出去留着,等冬季闲下来,寄送给直播间的观众尝尝。

    说实话,宸山甘露这款茶叶真心不差,七八百一斤是卖得出去的。

    回去家里,叶宸先看了看木架子下面的火。烘焙茶叶最忌讳烟,虽然有烟囱将烟尘接到外面,还是尽量少烟的好。叶宸用吹风机吹了一下炭炉,后面的劳斯莱斯开了进来。

    常季春下车,打量起周围环境,看向远处高耸入云的山峰,连连点头。

    此处海拔一千两百多米,环境很多,空气清新,抬头就是蓝天白云……

    叶宸去洗了手,家里的四条狗子跑了回来,看到陌生的常季春犬吠了两声。叶宸呵斥了一下它们,狗子们就摇晃起尾巴,露出迎接客人的姿态。

    狗子们的后面,小熊猫拖着一节竹子,屁颠颠跑来,笨拙又搞笑,过来就丢掉了爪子拿的竹子,抱住叶宸小腿,怎么也弄不开,还一个劲的撒娇叫唤。

    叶宸指了指脚下的小熊猫,无奈地笑了笑,邀请常季春到屋檐的沙发坐下,拿出茶具,烧水先泡了一杯茶叶。

    常季春是懂茶的人,叶宸拿出的是洁白的盖碗茶杯,冲泡茶水:“请。”

    常季春点头含笑,双手接杯,闻了闻茶香,眼睛顿时一亮。绿茶,要有明显的自然香味非常不易。这茶香,似有似无,渐渐浓烈……

    洁白茶杯更突显茶水碧青,透亮茶水,看不到杯底的茶膏青,一杯茶水,碧青色浑然一体。

    经常喝茶的人,一般会注意到,新泡的茶水,杯底茶汤颜色稍微浓郁,且能看到一缕缕绿色。那就是茶膏,味浓,通常带有明显的青草气、涩感。

    茶香优雅自然,茶汤颜色纯净透亮,杯底茶叶如鲜活叶子,叶片饱满,且没有明显的细碎茶叶,一颗一颗茶芽非常完整。外形上来看,很像‘小叶苦丁’,但这个茶叶的叶子更细更长,形态优美自然。

    之前在周福茶园品尝过小叶山茶,不知道是工艺问题还是手艺的问题,制作出的茶叶,颜色泛黄,茶叶不够完整,茶汤泛黄,依旧有绿茶的清香,但少了些自然的韵味,也就是茶道所说的清灵之气。

    最顶级的茶品,只用眼睛看,就能给人非常舒服的视觉享受。

    常季春收敛了脸上的戏谑笑意,慎重起来,端起茶杯,吹了一下,品尝一口。高级绿茶都有一个特点,嫩香持久。更高级的绿茶还能延伸出其它香味。

    绿茶的滋味,基本上由具有苦、涩、鲜、甜四要素化合物组合。制茶正常的滋味,入口有微苦涩感,很快转为浓烈、醇爽、醇和、平和等滋味,有收敛性、回味爽快回甘。以浓、醇、鲜、甜为好,淡、苦、粗、涩为差,忌异味、变味。

    此款茶叶,入口稍微苦涩,滋味平和内敛,清香自然韵味,回甘鲜、甜、香。鲜是一种感觉,香是气味,甜则是实实在在的滋味。

    常季春喝过的茶叶无数,名贵茶叶有武夷山母树大红袍,九龙窠的三颗古树茶。龙井御茶十八,宋种1号凤凰水仙,黄山毛峰等等。

    不同的茶品实难比较优劣,但很多顶级茶叶确实能给人不一样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好茶,确实能价值万金。”常季春再看了看未冲泡的茶叶,捡起几颗在手上观察:“此茶的工艺应该是摊青后蒸煮,再塑形?我此前在别处看到过类似的颗粒状茶叶。”

    叶宸摆了摆手:“采新鲜青茶,入锅杀青。随后开始塑形,反复七次。”

    常季春点点头,如此,制茶师傅的手艺简直鬼斧神工。

    “青山镇有很久远的制茶历史了。就像对面的茶山,便有几颗几百年树龄的茶树,我们这里称呼它‘小叶山茶’。以前,靠近自然保护区的古茶园有很多,但因为树木高大,采摘困难,而且当时的茶叶卖不出去价格就大量砍了,保留下的极少。”李志在旁边道:“而保留下的老茶树,也都是砍了主干的茶树。像周福茶园的就是如此……青山镇最擅长制作茶叶的有五姓人家,都是传承古代的手艺。而这五家还非常保守,对手艺的传承有传男不传女传大部传小的规矩。一直以来,叶家人制作的茶叶最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