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自主设计喷气式歼击机



待李思远把这些内在的经济规律分析得明明白白,讲得清清楚楚后,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经久不熄。

可以说王明就有些喜出望外了,他还真没有想到,李思远真能讲啊,把这么多老资格的领导专家都征服了,他自己也非常的赞同李思远的观点。

确实现在如果花大力气,投入到航空工业领域中,将来的回报绝对是惊人的,这不仅仅是为了国防,也是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www.mimiread.com 安装最新版。】

接下来大家就开始充分的发挥民主,热烈的讨论起来,第一飞机设计室如何成立,要配置多少人,设备等等。

这让李思远不禁暗自高兴,因为现在可以加速推进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了,显然上级已经同意了这个计划,否则就不会在这里开论证会了。

现在竟然可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李思远想想都觉得激动。

在穿越前的时候,第一飞机设计师还是几年后才成立的呢,而且是在沈阳。可以说那里成为了歼击机的摇篮。

当然只有战斗机肯定是不够的,航空工业是一盘大棋,要全面的布局地行。

第一代飞机设计师,现在差不多都认识了,在今天的会上,无论是徐顺风还是黄志坚,都发表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李思远也是打心里的敬佩他们,因为他们是靠自己,而李思远知道自己呢是靠了火星人留下的系统。

徐顺风和陆笑飞,在四十年代就加入了著名的麦克唐纳公司,参与了不少的著名机型的设计工作,而后来陆笑飞,更是到英国加入了最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参与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工作。

当然还有黄志坚,同样也是相当的牛,因为他也曾经在康维尔飞机公司工作,还参与了著名的B24解放者重型远程轰炸机的设计工作,可以说经验丰富了。

在另一个位面,第一飞机设计室在沈阳成立,随后便开始设计了国产歼教一喷气式教练机,这款飞机采用了当时很先进的两侧进气道,没有借鉴米格战斗机的机头进气,可以说非常不错。

虽然说歼教一飞机,最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批量生产装备,但是它的研发可是为航空工业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完成从设计到试飞的全流程,也形成了一支年轻的人才队伍。

李思远也知道,在这个时期,空军的设计要求,那是经常的发生变化,所以对航空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像歼教一飞机,没有装备的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空军这里,因为在研制过程中,空军训练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需要歼教一这样的中级喷气教练机了,而是从初教机之后,让飞行学员直接上歼教五这样的高级教练机。

歼教一飞机,连发动机都自己设计的,虽然说也是在涡喷五发动机的基础上来设计,但毕竟还是没有直接仿制,有自己的东西。

现在李思远想要为空军设计研制喷气式歼击机,那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喷气发动机的研制,这个要比飞机更难。

受制于材料和制造工艺水平的不行,所以这个问题非常的不容易解决,但是别忘李思远是谁,这点问题对他来说,确实也不算什么了。

涡喷发动机,始终还是有较大的缺点,所以李思远还是想,能够尽早的研制出国产的第一台涡扇发动机就好了。

涡喷发动机,在美国这些航空强国,基本上是六十年代就开始逐步淘汰。

涡喷发动机的优点,就是高空高速性能好,但是油耗太高了,寿命也很短,这是致命的问题。

而涡扇发动机,其实也可以有很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就看怎么设计了。

大家讨论得很激烈,从成立飞机设计室,再到设计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都涉及到了。

这时候李思远也再次发言了。

李思远道:“我觉得大家说得都非常好,现在我们的确应该自己设计研制我们的国产喷气式歼击机了。同时我们要特别重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因为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复杂程度,比飞机本身更高,可以说能够设计出飞机,未必就能设计研制出合格的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只有解决了动力的问题,才能设计出好的飞机来。所以我认为,发展航空工业,动力先行,除了第一飞机设计研究室以外,我认为还应该单独成立第一航空发动机设计室,这样两室协同发展,共同为咱们的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