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改蓟京,开科举



  “不过国都虽然有必要迁移,但燕州却并非是合适之选。”

  诸葛正我侃侃而谈,说出了他心里面的看法。

  “陛下,老臣以为,与其说是将都城迁往燕州,莫不如将都城迁往长安或者是洛阳。

  在老臣看来,这两城皆尽属于是风水宝地。

  长安据秦岭天险,洛阳有表里山河,都是龙脉所在之地。

  陛下您雄才大略,今后这两地必将为我大乾国土。

  所以老臣建议,将都城迁往长安或者是洛阳。”

  迁都长安或者是洛阳的提议一出,下方文武官员既有赞同者,也同样不缺反对者。

  反对迁都长安或者是洛阳的朝臣当中,尤以宋江最为激动。

  只见宋江越众而出,躬身一拜,行礼说道:“陛下,微臣以为诸葛大人的提议并不妥善。

  在微臣看来,还是将都城迁往燕州最为恰当!”

  “陛下,臣以为迁都洛阳或者长安不妥,在臣看来,迁都燕州,最为恰当!”

  宋江的话音甫一落下,诸葛正我当即便朝着他投去了不满的神色。

  诸葛正我在大乾之内也有些念头了,对于满朝文武,他也算是颇有一些了解。

  在诸葛正我看来,宋江此人不过就是一个擅于揣摩陛下心思的奸诈佞臣而已。

  论及真正的治国整理,他远远不如于朱武等人。

  眼下宋江之所以赞同迁都燕州,无外乎就是在拍陛下的龙屁罢了。

  “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宋江的话音,周宁不置可否,他淡淡地出声询问道。

  “陛下,您宏图伟略,胸怀大志!”

  宋江也没有怯场,他直接拱了拱手,笑着开口说道:“在微臣看来,日后天下归一,必将在陛下您的手中实现。”

  说到这里,宋江稍稍顿了一顿,而后继续出声说道:“此天下归一,不仅仅只是宋庭,还有大辽、西夏、大理等过。

  甚至就连辽东、高丽、东瀛等番邦,也终究会成为我大乾麾下的附庸。

  如此一来,再以长安或者是洛阳为国都,就难免有些不利于朝廷的未来的统治。

  而燕州的情况却是不同,正好能够处于我大乾未来的版图中心。

  因此在微臣看来,陛下您迁都燕州的计划,可谓是至圣至明!”

  不得不说,宋江这黑厮虽然因为对于权势极其热衷,手段有些下作,心术有些不正。

  但他确实是有几分真本事。

  今日宋江这一番见解,完完全全说到了周宁的心里面。

  静静地听完了宋江的诉说,整个朝堂之上也不禁安静了下来。

  正如宋江所说那般,长安和洛阳虽然是风水宝地,龙兴之处。

  但如果等到大乾的国土扩大以后,以这两地为国都,还当真不利于朝廷的统治。

  即便是暂且不提高丽和辽东等番邦,哪怕是占据了辽国的疆域以后,长安和洛阳都有些鞭长莫及。

  端坐于龙椅之上,周宁微微颔首,最终口含天宪,一锤定音说道:“朕意已决,即日起,燕州重改古称,为蓟京。

  待到将辽国彻底灭亡以后,朕将正式迁都蓟京!”

  眼见得皇帝陛下已经乾纲独断,满朝文武自然是不会再有什么其他的意见。

  谷痔

  齐齐拱手一拜,文武百官纷纷高声附和道:“陛下高瞻远瞩,雄图大略,臣等远远不及也!”

  这个时候,诸葛正我也只能够黯然退了下去。

  他微微颔首,出声说道:“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么老臣便不再多言了!”

  至于朱武,更是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虽然以蓟京为国都,在经济方面有些薄弱。

  但是只要国都一确定,自然会有富庶的商贾前往蓟京,带动蓟京的经济发展。

  眼下皇帝陛下的旨意既然已经下达,那么他们接下来任务,除去需要做好燕云之战的后勤工作以外。

  改造已经更名为蓟京的燕州城,也必须要提上议程了。

  毕竟现如今的燕州城,谈不上什么宏伟庞大,根本不足以作为大乾国都。

  至于如何改造蓟京城池,自然有工部的朝臣负责,这无需周宁操心。

  随即,只见周宁抬眼扫视下方诸位朝臣,他出声询问道:“众卿可还有其他的事情秉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