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山神的馈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千百年来,粮食和人口都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根基。

        也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必须要长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粮食够吃,人口充足。

        这个国家就可以通过对外扩张,不断汲取资源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

        反之,粮食不够,人口长期处于低位,就极容易成为别国的附庸,乃至被彻底征服。

        到了更严重的地步,甚至都不用别国侵占,自己就因为饥民造反崩溃瓦解了。

        由此可见,这两样东西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

        华夏历史上,但凡老百姓能吃得饱饭,便可以称为盛世,值得在史书上大书特书,光耀千秋。

        然而,即便盛世的要求这么低。

        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里,能称得上盛世的时期也是屈指可数。

        除开这一二百年,大多数时间里,连年饿死人是常态。

        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在华夏大地千万年的岁月里,老百姓真正不饿肚子的年代,其实才过去不到三十年。

        又由此可见,要经营好这两样东西,对一个国家是多么的困难。

        而如今的大楚,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困境。

        连年的天灾、战乱、**,早已经让这个维持了一百八十年的帝国变得外强中干。

        粮食减产,流民四起,匪患丛生,不知不觉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一切的不利因素都在暗中滋长,只需等待一个时机,就有可能集中爆发。

        尽管问题很严重,看起来千头万绪,但也并非没有化解的办法。

        譬如,其实只要着重解决最关键的粮食问题,其余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从这一点来说,玉米这种作物,出现在如今这个节点上,也不知该说是大楚的幸运还是不幸?

        说幸运,是它的出现,让有识之士看到了解决百姓吃饭问题的希望。

        说不幸,是这东西目前种子实在太少,真要大面积推广种植,还不知道得猴年马月。

        也不知道,大楚撑不撑得到那个时候?

        最重要的是,无论是扩种还是筛选,这些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做。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缩短玉米的推广时间。

        也因此,楚嬴自然不可能同意王澹的提议。

        “王老先生,本宫明白你的好意,只是这点本宫也曾考虑过,但条件实在不允许……”

        楚嬴摇头长叹一声,将扩种和选育要面临的种种困难告之,末了总结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