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就在这里!-第2/3页





  这话前半句很违心,朱纨就是被谗言毁掉的,不过因为嘉靖政不由己出,朱纨之死的责任可以被算到严嵩所领的内阁头上,后半句才是关键。

  当胡宗宪斩钉截铁的声音回荡在堂内,众人的目光都汇聚过去,看着这位七品小官,在这个原本轮不到他担责的时刻挺身而出:“若是倭寇趁虚而入,张总督与李巡抚的布局功亏一篑,我等才是真的难辞其责,胡某愿自立军令状,绝不让倭贼再掠沿海一镇要地!”

  场面安静了片刻,由卢镗带头,众官员前后虽不整齐,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胡巡按所言极是,越是危急关头,越要恪尽职守,我等当与倭贼死战到底,稳定东南大局,不负君父天恩!”

  有时候慌乱的场面,缺的就是一根主心骨,当大家意识到此次的关键,不在于两位大员什么时候能救回来,而是不能被倭寇继续进犯,人心也安定下来。

  找人本来也不是他们的责任,抗倭才是,不能顾此失彼!

  李彦暗暗点头,伸手一招,做法失败后,就被随便丢到一旁的两支笔飞入手中。

  他打量了一下,双指掐诀,在笔身拭过,没有繁复的口诀,没有脚踩星位步罡踏斗,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寻!”

  嗡嗡两声,笔悬浮起来,居于身前,同样是一动不动。

  旁边的朱十二看着,忍不住问道:“李先生也精通寻人道法?”

  李彦解释:“刚刚见到那位王道士的咒法,参考了一下,加以改良后,正在尝试。”

  朱十二瞳孔涨大,有些不敢相信,就见这位道医看向徐渭:“青藤先生,可有随身携带的笔?”

  “有!”

  徐渭眉头一挑,从腰间取出一支羊毫笔递了过来,满是好奇:“李先生是要验证法术的灵验?”

  李彦点点头:“不错,劳烦青藤先生在外转一转了。”

  徐渭眼珠一转,对着朱十二道:“外面黑得很,说不定又有贼子徘徊,派几个锦衣卫护送如何?”

  朱十二知道这位的怪脾气,也不着恼,点了几个人:“你们保护好青藤先生。”

  徐渭得偿所愿,哈哈一笑:“有锦衣卫护送,日后我更能去各家白吃白喝了~”

  且不说这位带着锦衣卫兴冲冲地离去,李彦这次换上了徐渭的笔,同样是念咒掐诀,一声低喝:“寻!”

  嗡!

  笔自行飞了起来,轻轻颤抖起来,然后笔尖倾斜了一个角度,指向东南方向。

  在朱十二震惊的注视下,这笔尖开始徐徐转动起来,速度极为缓慢,但确实可以看得出来它的轨迹,一直锁定着什么,跟随着对方的行动而变化。

  等到它转了一圈,回归原点,笔尖缓缓垂下,外面的脚步声也响起,徐渭带着锦衣卫兴冲冲地转了回来:“如何?如何了?”

  通过锦衣卫的口,确定了刚刚徐渭绕行的路线,与笔尖所指的轨迹完全一致,朱十二惊为天人:“先生只是看了一遍,就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乃……”

  李彦没等他说完后面的,再度解释道:“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增强了双方的联系,代价则是距离的缩短,刚刚青藤先生在十里范围内,才有如此准确的指引,超出这个范围就不行了。”

  朱十二由衷地道:“即便如此,有此异术,也是大大的便利。”

  李彦道:“确实可以方便缉捕,可惜咒术终究不是普通人所能掌握,否则设计一门法诀,倒是可以防止那些大盗贼子逍遥法外。”

  “李先生有此心意,我等就大为感佩了!”

  朱十二眼睛大亮,再与刚刚那个强调仙凡之别的天师高徒相比,好感大生:“怪不得七哥那般性情,对李先生所为也大是赞赏,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李彦心中确实想到修行法咒对于生活的便利,但就算能开发出来,锦衣卫也不是一个好的交托对象。

  他抛开杂念,验证了法术的效果后,又将张经和李天宠所用的笔换了上去,再度念咒行诀:“寻!”

  两支笔直直地立着,一动不动。

  李彦拿起笔,朝着堂外走去,来到后院,第三次施展咒诀:“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