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章惇:大宋终究是回天乏术了……-第2/3页





  相比起两位老将军的激动,章惇的脸色反倒十分平静,眼神深处有股浓浓的悲恸,语气却是十分坚定:“勿信北方之言,这衣带诏是假的,陛下没有弑母,简王早被林贼收买,已是乱臣贼子!”

  折可适勃然变色:“章相,你怎能为那昏君说话?”

  种师道则哀声道:“章相,你又何必担下这千古骂名呢?”

  章惇挥了挥手,让左右亲随都退下去,才缓缓开口:“老夫绝非为忤逆昏君承担千古骂名,而是不得不如此,你们看看这几份军情。”

  两人接过,迅速看了后,眉头皱起,总结道:“方贼停止扩张,构建荆湖防线,摆出防守的姿态,并且遣使入川蜀、汉中,寻求同盟?”

  章惇道:“这方腊的威胁,还在预想之上,老夫原以为此人不过是邪教推出来的一个傀儡,不足为惧,如今看来,恐怕是明尊教为其所控,那威胁性就大为不同!”

  “老夫回来得太晚了,各地的反贼多造罪孽,残杀官吏,肆虐地方,不知害了多少百姓,那些官吏在官场中有同僚,百姓在地方上也有亲属,岂不深恨之?”

  “而为了以贼制贼,老夫不得不许以高官厚禄,在军中势必引发巨大的不满,将士用命,尚不及杀人放火受招安,长久下去,仇恨积压,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章惇知道宋江一行就对郭康的封赏大为不满,而军中还有无数像宋江这些立下了功勋,却得不到公正待遇的将士,被一群反贼后来居上,隐患之大可想而知。

  折可适和种师道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自然也清楚其中的关键,闻言脸色沉重下来:“如此说来,方腊转攻为守,就是在等我们内部动荡,不攻自破?”

  章惇点头:“不错,从此人对于荆湖地带的统治来看,也是谋定而后动,蓄势而后发!”

  “正如那林贼,治理了燕云整整一年,直至民心依附,才南下造反,可谓步步为营,这方腊也是等各方动乱一年后,才举起反旗,自称圣公,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

  “我们不可将之当成一股寻常乱贼对待,此人是有黄巢之危的!”

  折可适目光凝重,黄巢杀入长安,直接将摇摇欲坠的大唐拖入最后的深渊。

  而种师道却想到,结束大唐国祚的终究不是黄巢,如此说来,真正的危机还是在北方。

  可章惇除了对北方那位改变了称呼,显然已经不指望封王之策,同样也不再将北方当成对手,因为根本打不过。

  为今之计只能先将南方平定,看看能否依靠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勉强保住半壁江山,他询问道:“以水师的操练,可否匹敌方腊的贼军?”

  折可适和种师道对视一眼,低声道:“我们没有把握……”

  西军已经不是鼎盛的西军,他们是名将,也非全才。

  西北之地有水域,但与水师作战并无关联,他们从无这方面的经验,现在仓促为之,与南方本地人交锋,实在是没有多少信心。

  章惇并不意外,轻轻叹了口气:“所以这个时候,你们还要废帝么?”

  折可适和种师道沉默下去,涌起一股感同身受的心痛。

  章惇、折可适、种师道这些人,自始至终要护的,都是赵宋百年江山,而非赵佶这个人。

  偏偏现在这个时刻,赵佶已经相当于赵宋江山。

  一国之君的干系太大了,和平年代君王继位,都有可能引发国家震荡,被图谋不轨之辈趁机利用,更何况如今的南方,已是烽烟处处,反贼四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是承担不起旧帝被废,新帝登基的风波的。

  且不说简王已经投了燕云,另外几个神宗亲子又确实不合适继承大宝,就算这个时候有一位亲贤臣、远小人,能够爱民如子的明君继位,也不行。

  时间根本来不及,没有那个让新君主施展拳脚的机会了。

  再加上死不承认,尚且有部分对赵宋忠心耿耿的死硬分子,外界说什么都是不信,如果把赵佶废了,相当于承认了衣带诏的内容,那简王投燕云的举动,也代表着天命所归的正是北方那位,接下来还反抗什么?举国投降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