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二十章 真相大白-第2/5页



最为特殊的,莫过于不让大家全程饿着肚子,先行用膳。

随着宫婢若穿花蝴蝶,将美食珍馐奉上,场中的氛围轻松起来,不少臣子都开始享用。

毕竟起了个大早,一路饿着肚子侯在宫外,这個时候舞姿妖娆,歌喉悦耳的伶人,吸引力反倒比不上热腾腾的羊肉鹿脯。

就连李弘都笑着对左右列席的皇后道:“别饿着,吃吧!”

皇后裴氏本就出身武将之家,颇具豪迈之气,闻言不客气地开动,太子的神情则似乎略有恍惚,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李弘的心情

(touwz)?(net)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兴霸天并且朝贡过金刚石,还被史籍误载为金刚石产地,现在则没了中间商赚差价,直接进贡。

李弘微笑颔首,又看向太子:“皇儿以为如何?”

太子起身回答:“我大唐德行四海,正道致远,方有天竺五王,恭顺圣意,远来朝贺,盼圣德所至,天竺子民亦享太平。”

这话说得漂亮,实际上大唐的外交准则,向来是恩仇分明,国若犯我,必有严惩,国若顺服,可得赏赐。

而天竺之所以这么乖顺,也是恩威并济的后果。

这个时期的天竺国,原本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王国,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因此称为五王,偏偏王玄策奉太宗之命出使天竺时,使节团在北天竺遭受攻击,几乎全员覆没,王玄策一人逃出,以一纸檄文召令近处各大唐藩属国派兵出征,最终创下了一人灭一国的辉煌战绩。

实际上,王玄策率领的联合军队一路横扫,所灭的国家,远远不止一国,北天竺是受打击最大的,中天竺、东天竺也惨遭波及。

最终的战果,在正面击溃敌军,坑杀了败兵后,“远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天竺震惧”。

那是五十年前的事情,而后威胁更大的,是雄踞高原的吐蕃王朝,结果二十年前,吐蕃又被灭了。

天竺瑟瑟发抖,畏惧之下,原本一盘散沙的各国被迫结盟,五王共出一支使节团,当然真要开战,指不定又是貌合神离,一盘散沙。

所幸大唐对于喜马拉雅山脉那头的国家,根本没有多少兴趣。

山川屏障,炎热潮湿的印度半岛会引发水土不服,是一方面的因素,安西都护府的经营,才是国家更重要的百年大计。

天竺既然知趣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兴霸天岛的统一(touwz)?(net),金矿银矿的挖掘?[(touwz.net)]?『来[头文。字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touwz)?(net),与大唐移民对于贵族阶层的吸引,导致了日本国内政局的崩溃。

短短二十年间,这小小的岛国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场内斗,曾经那些贵族阶层还没有退路,现在哪怕争斗失败了,只需拍拍屁股,携带大笔金银,成功入户大唐就成,此刻殿内有些个子矮小的低品官员,便是其中一员。

这些人改了名字,行为早已汉化,再过个两三代后,连身高相貌也都看不出来了,眼神里则流露出冷光,轻蔑地看着东瀛使臣,心中都不希望圣人答应。

听了这份恳求,李弘再度转向太子,露出征询之色。

太子开口:“东瀛自汉时,便是属国,何须并入我大唐?各国子民,只需心向良善,便是教化,毋须私心暗度,多论是非!”

东瀛使臣急了:“太子殿下,吐谷浑亦可归顺大唐,我瀛州也早有恭顺之心,为何不许?为何不许啊!”

确实,当年最后一代吐谷浑王,举国入唐,也是震惊诸国的消息。

毕竟作为藩属,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直接放弃,那就是连皇室都没了,除了被灭国,谁又愿意?

偏偏那位吐谷浑小王子心甘情愿地做了,而大唐则顺利接受吐谷浑之地,与吐蕃旧土连成一片,彻底掌握青藏高原的广袤土地。

但海外倭国,很抱歉,现在想要归属大唐,都是不被允许的。

李弘父子都爱民,但爱的是大唐子民,仁慈之心并不泛滥,一旦东瀛并入,都是大唐人了,谁去挖矿?谁去担着过海的风险,一遍遍的运送金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