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杨卓跑步技术上存在的重大问题



因为备战城运会,所以杨卓并没有回老家。

        照常训练。

        会议室。

        李庆,于伟力等一群人正在看杨卓比赛的录像。

        这不是简单的录像,还用了专门的软件进行分析。

        具体到杨卓的每一个动作,摆臂幅度,落脚点,身体重心位置,抬腿高度等等。

        详细的分析,有什么特点,哪里需要改进。

        等等。

        是个细致的活。

        平时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来分析,团队根据结果讨论,看怎样改进。

        “李指导,我觉得杨卓的摆臂,折叠幅度不够,后摆的幅度也有些小。”

        “我也发现个问题,杨卓起跑的时候,左脚在离开助跑器的那一瞬间,左腿稍微有个弯曲的弧度,没有完全伸直,这对下一步的发力有影响。”

        “对,这个我也发现了,完美状态下,那一瞬间腿和身体呈直线状态,跟地面呈45度角。”

        “把这点改善了,前程速度能增加。”

        “还有摆臂时的折叠幅度,也需要调整。”

        田径场。

        杨卓躺在跑道上,看着蔚蓝的天空。

        “早晚有一天,我会成为这片天空下跑得最快的人。”

        就在这时。

        李庆在远处喊了一嗓子:“小卓!”

        杨卓坐起身:“咋啦?”

        “来一趟。”

        会议室。

        杨卓看到了最近几次比赛的慢放分析录像,还看到了几位世界冠军的分析录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术特点,但在基础动作上,你还有些不到位,比如起跑这里还有小臂折叠的幅度。”

        李庆在旁边给他分析。

        杨卓认真听着。

        这时,李庆递来一张纸:“这是一组数据,顶尖运动员跑出最好成绩时,前10米用的时间,以及你跑出10秒03时前10米用的时间。”

        杨卓接过后,仔细看了一遍。

        他的前10米,算上起跑反应时间,用了196秒。

        而这些顶尖运动员前10米都在19秒以下,莫里斯格林更是只用了183秒。

        这也就意味着,杨卓前10米落后了他013秒。

        巨大的差距。

        如果杨卓前10米能跑出这个成绩,那意味着他能跑到9秒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