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致信一郎



日本,37年的东京。

        今年东京的春天虽然来得有点晚。但在咋暖还寒的春天,日本的人们最喜欢的当然还是樱花。

        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常常在一夜之间,使一阵微风吹过,樱花便会迅猛地开放。突如其来,势不可挡。但当你不经意间,樱花又会悄然的在风中坠落。没有任何留恋。

        满天的花雨飘飘洒洒,零落纷飞诚然勾不起人们的兴奋之情。

        当然那些文人墨客、悲天悯人的情圣们,则是不吝笔墨,大事渲染这跌宕起伏的情节。以舒自己那超乎正常人想象的情怀。

        日本人对这种花落现象称之为花吹雪,他们就喜欢这样的跌宕,就像他们所经历的那样。

        挽着轻松地心情在黄昏时散步,每当经过那一片片樱花树林,看见粉白的花瓣还在不断地在飘扬。

        你可能就会突然想到,这是最尽情的花朵。因为它的生命比较短暂,周期只有几天,就象某些一夜的爱情。没有机会让人们生厌,所以就会留下你一生对它最美好的回想。这也许是悲凉但却是极美的,值得人们去留念、遐思。

        仙云昨夜坠庭柯,化作蹁跹万玉娥。

        映日横陈酣国色,倚风小舞荡天魔。

        春来惆怅谁人见,醉后风怀奈汝何。

        坐对名花应笑我,陋邦流俗似东坡。

        自从圣德太子把首都从奈良迁到京都,樱花就成了日本的国花;京都,成了樱花的首都;赏花,成了帝王、僧侣、平民百姓唯一不分阶层的传统爱好。

        作为一种情怀,樱花一生的跌宕完好地诠释了人生现状:盛时即已衰,人道有轮回。

        抛却那些个温文尔雅的情圣们,直白的百姓可是不管那些之乎者也、东拽西拽,他们喜欢就是喜欢。

        每当樱花盛开,花讯像潮水般涌过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打开窗子,在晒被子的时候,接纳花神。然后倾城出动,举国若狂,人人同唱樱花歌。

        此时,京都成了樱花的海洋,鸟从树上飞起,翅膀会振落花瓣;人在树下走过,肩会撞落花雨。

        观光的、旅游的、赏花的、携壶的、背照相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花下的人最多;花下行人中,女人比男人多;女人中,穿和服的女子,比不穿和服的女子多;穿和服的女子,京都比东京多。

        这时,千万不能起风,一起风,樱花便漫天飞舞,把京都的天空染红了,把游人的衣服染红了,连空气都变成粉红色;归来,身上有香气,头巾上有花瓣,浑身上下染着花香。

        与樱花同行的是酒,是歌,是醉,是纵情的享受。

        最是,掩映在花树丛中,是一片亭台楼阁,鸭川两岸,三条至四条,沿河的先斗町、东岸的花间小路、只园,都是京都著名的繁华旖丽之地,佳人三千,如莺比邻,香巢爱窝,灯红酒绿。

        在这片花潮、人潮、灯潮之中,临楼可以,卧醉可以听鼓;路边赏花,楼上把盏,阁中窥人,未饮先醉——这种人人都尽情享乐的景象,令人们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