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突破,北齐响堂山式飞天



沈瑜说完自己的判断,调查员辛卓一个劲的表示感谢。

他看到张鞠和港城工作人员正做各自的取证,就拨通了索菲亚的电话。

索菲亚问道:“沈瑜,你已经到达国际行经那里了?看到证物了吗?”

沈瑜说:“我已经看过石雕,这两件石雕……”

“你稍等,我要记录。”

沈瑜把自己的判断,向索菲亚说了之后,索菲亚把一些要点又重复了一遍,才说道:“国际行经已经告诉我,华国的工作组也在调查。我们会尽快走司法的程序,希望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也祝你们一切顺利。”

沈瑜说道:“谢谢你的帮助。”

索菲亚说:“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

张鞠取证结束,听沈瑜转述了索菲亚的话,就说道:“索菲亚那里能起到的作用,都已经展现。不管怎么样,从鲍德温这里打开一条口子,就是希望。”

工作完成,几人向辛卓告辞离开。

离开大厦,张鞠向工作组汇报了结果。

对面不知道说了什么,她听了一会儿,就对着手机说道:“我们这里已经取证完毕,马上回去。”

她放下电话,高兴的对沈瑜说道:“工作组在吕老板的店铺里,发现了两个石雕。他已经有点动摇,我们尽快把证据送回去,他一定撑不住。”

沈瑜跟着张鞠,到了工作组的临时办公地点。

张鞠去送资料,工作组的一位成员认识沈瑜,引着他来到一间单独的办公室。

沈瑜看到了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也看到了办公桌上摆放的两件石雕。

工作组负责鉴定的唐老师,正在举着手机和什么人通话。他盯着石雕基座,边看边描述石雕的细节。

他看到沈瑜回来,指了指桌上的两个石雕,示意沈瑜自行鉴定。

沈瑜点头,看向另一个残缺的石雕。

过了一会儿,唐老师放下了手机,对沈瑜说道:“小沈,我对于石雕没什么研究,所以,询问了这方面的行家。从反馈的消息来看,你对石雕基座的判断基本正确。这应该是北齐石灰石雕“瑞兽”龟跌基座。

工作组请港城的朋友给估算了价格。估价50万~70万港币。当然,也有人说这个价格可能更高,不管怎么说,能在这些东西流入市场之前,把它们截住,总算是不虚此行。”

这时,张鞠已经走了进来。她接话道:“唐老师,您先别着急。我们接触的东西,可能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一些东西,我们还没找到。”

唐老师问道:“是不是那个吕老板说了什么?”

张鞠说道:“我出来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爆料,应该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她看向沈瑜,问道:“这件残破的石雕,是什么时期的?”

唐老师说道:“这块浮雕是一个残片,有飞天的图案,其他的,我就不太懂了。”

他看向沈瑜。

沈瑜说:“我需要仔细看一看。”

他仔细观察这片浮雕。灰色的石灰石碎片上,有灰白层的痕迹。浮雕的主题是一个飞翔的女子,弹奏着一个梨形琵琶。女子手扶着琵琶,拨动着音符,毫不费力地漂浮在半空中,穿着一件飘逸的长袍,衣服线条流畅,有飘动的感觉。

女子的脸部雕刻小巧精致,有着高高的顶髻和一条飘扬的披帛围着手臂。

人物周边,映衬着一大片旋转的云,因为这片石雕是残缺的,所以,有一个木头架子作为支撑。

张鞠一直耐心的等待。看见沈瑜若有所思的表情,就问道:“怎么样?”

沈瑜依旧是先有了自己的判断,再用游戏给出的信息相互印证。

他说道:“这是北齐时期的石灰石浮雕—响堂山式飞天。”

张鞠把沈瑜的话重复了一遍,因为里面涉及到了太多的名词,忍不住问道:“你说的这些名词是什么意思?

沈瑜解释道:“飞天,是浮雕人物图案的称呼。响堂山式是指浮雕风格。

这种浮雕风格,近似开凿于北齐时代的响堂山石窟造像。”

唐老师问道:“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沈瑜说道:“这种浮雕依据佛教经卷典籍,对于佛像本尊及从众菩萨、罗汉造像之刻画,都有制式。保存到今天的佛教还愿圣坛、以及壁龛等处,都飞天散花及飞天奏乐纹饰,在庄重气氛中,平添一些灵动气息。

与壁画相比,雕塑作品中,工匠们对辅助纹饰的表现,所选题材丰富,例如有奏弹琵琶飞天,亦有吹笛飞天。有时,他们借助壁画装饰,展现了他们对传统形象的创新尝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