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8 深明大义-第2/2页



  卫将军张济,如何还不领悟:“遵命!”

  太后此举,可谓神来之笔。

  董卓既得董侯,心满意足。水到渠成,必行废立。少帝虽难免被废,然性命无忧。有蓟王虎踞在北,董卓如何胆敢大逆不道,屠戮汉室。

  且背后深意,远不止此。

  卫将军张济,登台献宝,乃是纳投名状。董卓必引为心腹。然张济究竟如何行事,且观后效。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太后深知董卓为人也。

  南郭,东罼圭苑。太师府,鱼梁台。

  诚如张济所言。为防夜长梦多。董卓尽遣虎狼兵士,将洛阳内外,三公九卿,并朝中百官,悉数车载至台上。

  卓谋废帝,会重臣于台上。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今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勃海王,何如?“

  太仆王允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故霍光废之。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

  卓怒,罢坐,欲诛允,少府劝之,得免。遂命兵士,驱赶下台。

  便在此时,心腹爱婿,中郎将牛辅入殿通禀:“卫将军张济求见。”

  “哦?”董卓略作思量,这便言道:“请来一见。”

  “喏。”

  须臾,卫将军张济,并五官中郎将张修,携一锦服童子,昂然入内。

  “末将拜见太师。”

  “卫将军身前何人?”董卓劈头便问。

  “乃王美人贵子,董侯是也。”张济实言相告。

  “嘶——”董卓将信将疑:“闻董侯豢养于太后宫中。如何与卫将军至此?”

  “此乃太后之意。”张济遂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董卓仰天长叹:“不料太后,深明大义。董某竟无言以对。”

  与会百官,亦各自嗟叹。太后明知事不可为,故先行示弱。亦是示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