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雕版印钞-第2/2页





    赀库的支取方式,因左伯皮纸风靡蓟国,亦随之改变。不同面值的“券钞”,先已在蓟国流行。有“十角”、“廿角”、“卅角”、“卌角”、“百角”、“皕(bì)角”。

    四出文钱,被称为“角钱”。“十角”,便是十文钱。券钞自比铜钱方便。可解铜重之苦。为防贼人仿制假钞,从皮纸、印文、油墨,蓟国将作馆皆耗费心机。

    雕版印刷术,始在“券钞”中首用。亦让刘备始料不及。

    手书初版“券钞”面额的蓟国少师蔡邕,看过雕版印刷后,福灵心至。冲一众匠人长揖及地。若将书籍雕刻在木板之上,再涂抹油墨印刷。岂非事半而功倍。

    功效远超《熹平石经》!

    蔡邕这便着手尝试印刷书籍。

    得知前后诸情,刘备欣然点头。

    所谓水到渠成。科技的进步,乃历史之必然。又岂是人力能够阻挡。

    羌人足月辛劳,只换来一把券钞,似于心不忍。刘备便没有在陇右强推纸钞。

    奈何丝路豪商纷纷进言,大量铜钱不便携带。刘备这才勉为其难。在陇右亦发行大额面值,可与马蹄金等值兑换的“代金券”。简称“金券”。引来沿线豪商,交口称赞。代金券,本不流通。只用于等额兑换马蹄金。奈何蓟王信用太高。金券一出,立刻风靡丝路。大宗交易,皆用金券来支付。

    左伯桑皮纸,拥有纯正的纤维构造及特殊香气。可防蛀虫叮咬。用来印制券钞,实在是极好。

    为防水渍。币值十万以上的大额金券,皆被密封在白琉璃中,琉璃乃天下至宝。“琉璃金券”,又称为“宝钞”。

    便是“平如铜镜,透如冰晶”的白琉璃,时下亦无人能仿照。更何况封印其内的金券。蓟国超越时代的防伪技术,加之蓟王冠盖天下的赫赫威名,成就了纸币的划时代诞生。

    正如史上由陛下铸造的四出文五铢,被称为“三大凶钱之首”。而由蓟国铸造的四出文五铢,却被称为蓟国上币类似。

    这便是信用的重要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