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 后果前因-第2/2页





    即便时局糜烂至此。将关西之乱,交由蓟王刘备去平定,陛下亦是不得已而为之。

    想参与关东平乱,攫取高额回报。蓟王想都不要想了。

    刘备已不是历史上那个依然白身的涿县豪强。如今贵为蓟王,天下知名。陛下又如何能让他趁乱而起,再进一步!

    所以“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若还等着陛下传诏,想举全国之力,一举平定黄巾,岂非刻舟求剑?

    所谓前因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前事之因成后事之果。若前因皆不同,后果自也不同。自从刘备上疏讨贼,却石沉大海,音信全无。蓟国诸位谋主,便已心知陛下所患。这便着手布局关西。

    正如陛下口谕。乱世之中,守一国之土。歌舞升平,灯红酒绿。和亲五十五国公主,坐享齐人之福。蓟王乐得逍遥,朕亦睡得安稳。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为。一定为。

    蓟王利落果敢,说干就干。

    夏,大旱。爵号皇后母为舞阳君。

    春末夏初,群峰吐蕊。

    五十五国公主,乘五十六辆婚车,出长安城,抵达河阳港城。河阳港,本是河阳渡,又名荆轲渡。北易水、中易水、南拒马水在此交汇,水陆畅达。年前,范阳长管宁已命人扩建为港城。横跨三水交汇河岸,设有码头、邸舍、仓城、船坞、水军大营等诸多建筑。两岸设东西水砦,开南北二门。城内街衢纵横,排建干栏重楼,纳民三千余户,五万余口。

    凡水砦、港城,皆属南港治下。首任河阳长,乃是“崔琰三友”之一的公孙方。另一位“崔琰三友”之宋阶,今为南广阳港令。历史上二人皆英年早逝,死于兵乱。如今已各自主政一方。便是变化因果。

    五十六艘画鹢龙舟,张灯结彩,雕楹漆铜。船上鼓吹喧阗,喜气洋洋。

    恭送五十六位西域公主及陪嫁人员登上画鹢,明轮缓缓转动,依次出港,在蓟国水军横海纛的指引下,驶向南港。

    蓟国迎亲车队,遂闻讯奔赴南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