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坦白



曹将军回到了主位上,李清微此时问道:“曹将军,最近蒙古军的动向如何?”

曹将军回答道:“前天晚上,蒙古人发动了一场夜袭,他们用小船想趁着夜色偷渡过来。”

李清微问道:“结果呢?我军可有损失?”

曹将军回答道:“却有一些轻微的损失,不过可以忽略不计,这全赖那天晚上不知何门何派的江湖朋友帮忙,他们点燃了苇塘向我军示警。我们的岗哨发现了火光,也发现了夜袭的战船。蒙古人就被我们的乱箭击溃回去。”

李清微问道:“哦?不知道何门何派?”

曹将军说道:“请恕末将眼拙,确实是看不出何门何派,那位‘先生’曾经在苇塘与蒙古人的先头部队接触过,而且将那些人全部击杀。”

“那些尸体的伤口都十分的薄且细小,应该是被剑所伤,但是每一击都是直中要害,而且看当时死者的表情,彷佛是在不经意之间被杀掉的。”

“当我们的骑兵赶到的时候,那位‘先生’已经离开了。哎~!不然的话,末将绝对会好好重谢那位‘先生’。”

李清微大致听完,好像明白了出自何人之手,这个江湖上用剑的人多如黄河之沙,但是用剑的高手,可以一击毙命的成名的剑客也有百十来位,但是剑快到死者未及反应,却是屈指可数了。

不用多想,满足这些条件的人,李清微能想到的,除了已经去世的独孤求败,还有师爷丘处机,就只有赵珂了。

丘师爷现在应该远在终南山,在这附近的人肯定是赵珂无疑了。

李清微此时问道:“那些尸体都埋了吗?”

曹将军说道:“还没有,按照我们两军的交战传统,一般进攻的阵亡尸体我们是不会立刻掩埋的。”

这个时候赵玦不解的问道:“这是为何?”

曹将军解释道:“是这样的,如果是小规模冲突的话,那么阵亡的人很有限。”

“这些阵亡的蒙古勇士们的遗体,还能跟蒙古人换些东西。”

“比如可以换回我方阵亡勇士的遗体,或者是一些粮食和钱财。毕竟从军在外谁也不想客死他乡,我们两军虽然势同水火,但是平日里也是有这么一点小‘默契’的。”

李清微注意到了曹将军的称呼,毕竟尊敬你的对手,也是一种强者的品格。

李清微此时说道:“那么好!带本王去看看,本王正好见识一下是何方高人。”

说完曹将军便将李清微带到了营寨中的临时“义庄”,赵玦自然也是跟着一起来了。

这位曹将军倒是挺佩服这位王妃娘娘的胆色。

别看这位王妃娘娘看着年纪不大,见到这种场面竟然面不改色。

若是换了旁人,恐怕已经呕吐出来,能吓的三天三夜不合眼。

赵玦当然不害怕了,因为这与她童年所经历的事情比起来,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场面”而已。

这些人只不过是阵亡的士兵而已。

而她年幼之时可是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什么叫“饿殍遍野”什么叫“易子而食”。

李清微掀开装殓的白布,然后仔细的查看他们的伤口。

看过四五个后,李清微便不必看了。他已经确定这些人是死于赵珂之手了。

一名用剑的好手,检查剑伤的时候,甚至可以通过伤口的粗细,深浅,还以受伤的位置角度,一眼便认出杀人者的师承门派,宝剑形状。甚至是对方实力的深浅。

而李清微就是这样一名剑客,他一眼便看出了这些人是死于从龙剑之下。

不过李清微有些欣慰,看来自己离开的这将近一个月,赵珂并没有像往常那般“偷懒”,她的天罡诀内力又精进了不少。

看完之后李清微便辞别了曹将军,临走之前叮嘱他要加紧防备,虽然不知道他说的那件事是不是真的,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未免朝中生变影响战局,李清微还是让他多加小心。

而这位曹将军之前那么紧张,不过是因为他之前没有及时的站在太子这一边,他想搭上卫王这条线,向太子表忠心。

而李清微也明白他的小心思,他也向曹将军保证,只要他将淮河防线坚守好,他就是大宋的大功臣,太子那边他会多为他美言几句的。

有了李清微的承诺,曹将军自然是干劲十足,他向李清微保证,就算是他丢了脑袋,淮河防线也不会有失。

毕竟李清微在他们这些大宋官员的眼中,他是“皇长孙”,眼下理宗病危,太子或许会登基为帝,那么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太子的人定然是卫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