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 新青年三大技能



本来,小蹦蹦听说三仓叫上了几个小伙伴要跟他一起去创业,但是没叫自己,他很生气。

    感觉三仓太不够朋友了。

    但是现在听三仓跟自己这么一解释,小蹦蹦觉得有道理。

    最关键的是他听三仓说,他们准备去干的那些事就是来回带货,那都需要自己去装货卸货。

    而且可能在火车上一坐要好几天,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只能买个站票,路上累了就钻到车座底下去睡觉。

    三仓说他去俄罗斯倒货的时候,最多在火车上待了十多天,路上还要不停地自己卸货。

    等他最终到了目的地把货物全部卸完,他的衬衣脱下来都能立起来。

    一听这话,小蹦蹦立即打了退堂鼓,暗自庆幸三仓没有把他叫上。

    因为两个人关系太铁了,如果三仓来找自己,让自己跟他一起出去创业,这么好的关系,他可能还不好意思拒绝三仓。

    如果拒绝的话,不去帮忙的话,好像就显得太不够朋友了。

    

    现在三仓认为自己家开着火烧铺,算是家里有着很挣钱的买卖,不好意思把自己拉去受罪。

    这让小蹦蹦很是如释重负,有一种解脱感。

    肯定也不会生三仓的气了。

    过完年之后,三仓带着他从村里找的这七八个小伙伴,这就是他在创业班底,一起出去创业去了。

    而小蹦蹦则继续帮着家里卖火烧,而且很频繁的回家看望他奶奶。

    当然,看望奶奶的时候必然要带着他的女朋友,或者说常换常新的女朋友,每天晚上都会发出各种听得人面热心跳的滋滋的声音。

    但是过了没两年,小蹦蹦这种滋润的生活就有点儿后劲不足。

    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在村里死趴趴种地不挣钱,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

    现在种地收入太低,甚至有的年景不好还赔本儿。

    老农民们看到村里有那么多的人进城去打工,或者进城自己搞点小买卖,随便干点啥,都比在村里种地要强得多。

    反正到现在为止,老农民们发现村里但凡进城的人,全部都发家致富了。

    这引得更多的人也进城务工,或者是找点小生意做。

    梁家河村的人是这么想的,全国其他所有村子的农民也是这样想的。

    于是进城的农民越来越多。

    农民进了城之后,除了给人打工,也有一小部分就是开一间门槛不高的小店铺。

    像小蹦蹦他们家这样做肉火烧的店铺,门槛并不高,技术含量也不高,而且投资也不是很大。

    除了需要早上三四点钟早早的就得起来,和面,拌肉馅,做火烧,可能是累一点苦一点之外,其他的也没有什么难干之处了。

    但是,受苦受累这事,对于老农民来说,是他们最不需要考虑的事情。

    只要能挣钱,多苦多累都可以啊。

    于是没几年的功夫,县城里面的火烧铺多了起来。

    其实也不光是火烧铺多了起来,其他的,包括炸油条的,开面馆的,或者说开小餐馆的,等等等等吧。

    任何行业,任何店铺,这几年发展的都很快,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

    小蹦蹦他们家刚开始进城的时候,东昌县城里边就只有两家做肉火烧的。

    要知道吃肉火烧这事,对于一个铺面来说辐射距离并不会很远。

    县城仅有的这两家做肉火烧的离得很远,除了这两家铺面的辐射区域,县城里面还有很大的空白区域。

    所以才导致了他们家需要派出几辆车子,带着箱子到几个繁华路口去叫卖。

    可是仅仅过了几年的功夫,县城里面做肉火烧卖的店铺就多了起来,几乎填补了所有的空白区域。

    也就是说,他们以前去的那几个繁华路口附近,陆续就有了卖肉火烧的店铺。

    附近有刚刚出炉的肉火烧,顾客肯定就不需要去买他们是用箱子带着卖的,这些半凉不热的肉火烧了。

    所以他们用车子带着火烧出摊儿的这种模式,没几年的功夫,就变得不具有操作性。

    于是他们就不再出摊儿,只是在铺子里面买。

    但是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

    因为当时他们是全家都一块儿进城开火烧铺,除了父母和小蹦蹦,还有他的哥哥嫂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