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脱颖而出-第2/3页





    沈辉坐在台下,面色阴晴不定,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提问,甚至三院也有专家提问,楚江河都应付自如,沈辉心里明白,这条线路的设计权,搞不好直接被楚江河这个设计院拿走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楚江河准备的如此齐全,不止在预算上占据绝对优势,连施工机械的设计和制造,都走在了前面。

    可以说,沈辉输的心服口服,面对楚江河的设计,他只能认输,他甚至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如果他反驳,就必须拿出证据,不然很难服众!

    “另外,我要说明几个亮点的地方,第一,在这三个月内,对一些地方,我们去了现场地质勘探,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我们的预算,相对来说,变动很小了。”楚江河道。

    之所以去进行地质勘探,还是为了让其他设计院信服,更加有理有据,同时给赵宗荣这边,也减少压力。

    毕竟怎么说,楚潭铁路局设计分院是楚潭铁路局的下属设计院,想要采用楚江河的设计方案,没有足够让人信服的设计,楚江河即便拿下,也会让人说闲话。

    “第二点,我刚才听各院说起最小曲线半径这么一回事,大家的最小曲线半径,最小的有800m,还有1200m的。乔天虹老爷子曾说过,在前几年,专门针对最小曲线半径开过研讨会,当时确定的是,时速160km/h的铁路,最小曲线半径应该在1200m以上。”楚江河不慌不忙的解释。

    对于这一点,在场的一些专家,还参加过那次会议,那次会议的主办方,还是铁道部某个部门牵头的。

    听楚江河这么一说,其中两家曲线半径小于1200m的,直接傻眼了,因为他们范了这种低级错误。

    “经过和乔天虹老爷子商讨,我们楚潭铁路局设计分院设计的线路,最小曲线半径是1800km/h。”楚江河道。

    “最小曲线1800m,楚院长,这样会不会有些浪费,最后可是会增加投资。”台下有人质疑道。

    曲线半径越大,要沿着既有铁路走向,那么线路的长度,将越长,最终投入建设的费用,务必会增加!

    “其实增加不了多少费用,我觉得,这条线路现在的目标是均速160km/h,但是高于160呢?大家有没有想过,按照我们公司的设计,最小曲线半径1800km,可以满足最高时速200km/h,虽然我们现在感觉跑200km/h不太现实,但是我个人觉得,建设时,还要预留一些空间,以后提速,就更加方便了。”楚江河解释道。

    国内不少铁路,就是因为曲线半径等因素,导致最后没法提速,即便电气化改造完,速度的提升也不多。

    楚江河作为一个铁路行业设计方面的过来人,肯定不能范这种低级的错误,他现在的想法就是,尽量留大些的提升空间,为后期做准备。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均速160km/h,根本没法满足行车要求,均速200km/h,还差不多,至于修建高铁,那要再等数十年再说。

    “不错,我也赞同楚院长的话,如果能留出空间的话,尽量留便是了。”赵宗荣微微点头,对楚江河的讲话,很是满意。

    不得不说,不管是地质勘探,还是最小曲线半径,楚江河的这些做法,的确是亮点。

    甚至连水泥搅拌桩和管桩,都是设计的亮点。

    最后,楚江河又说了不到五分钟,便结束了自己的讲解。

    六家设计单位,也就楚江河讲解的时间最长。

    六家设计院上台讲解完,众人心里对于此次投标的结果,基本上都有底了。

    李韬咳嗽一声,直接开口道:“经过刚才各家设计院的讲解,想必大家心理都有底了,如果我说,楚潭铁路局设计分院获得这条铁路设计权,其他各院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李韬说完,嘴角带笑,环视一圈,望向众人,看谁有反对意见。

    “我们院没意见,楚院长给出的设计,让人心服口服。”一院代表发言道。

    能让这些代表发言服输,恐怕是第一次。

    “没意见!”二院代表发言。

    “楚院长中标,众望所归,我没意见。”马萧也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