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午门是朝歌皇城的正门,因“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民间俗称午朝门。

    午门除了是官员出入之门外,还是传达圣旨及朝廷告书的地方。

    每当有大事发生,朝堂都会出布告于午门, 然后告知天下,所以也有不少百姓都在时刻关注。

    而午门外不远处的一道宽厚石墙,就更加人潮汹涌,因为那里就是曾经沈大夫,午门题诗喝君,刀斩恶贼崇侯虎父子的地方。

    上面密密麻麻的姓名更是见证了这些伟大的举动。

    今日的朝歌百姓围在午门旁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似乎与以往有些不同,

    仅仅片刻之间, 便已经见到有数道代表着八百里加急的文书,进入朝歌,又匆匆出了午门。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空气中顿时弥漫着焦灼的气氛。

    他们目光烁烁的盯着午门之外,等待着朝堂上大事的宣布。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队禁军从午门内走出,将城墙附近的众人驱散,然后手捧着告示文书,郑重的张贴在城墙之上。

    这等举动自然吸引了周围百姓的关注,尤其是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更是过于瞩目。

    “今日总感觉会有大事发生,快,过去看看。”

    “上面密密麻麻的, 字太多了,懒的看。”

    “就是, 那些符号跟鬼画符似的, 吾等识字又少,根本看不懂,估计是当今那昏庸的陛下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百姓们议论纷纷, 自从沈大夫出现之后,他们胆子也大了起来,说话的气势也壮,在市井之间议论纣王的事情层出不穷。

    就算被那些官老爷听到,也无大碍,恐怕还会赞叹一声你骂的好,有沈大夫几分神采了。

    不过别看众人嘴上说不准备去看,但却没有一个人转身回头,好奇心还是驱使着他们。

    说的那什么一点,就是口嫌体正直。

    紧接着,百姓们便三三两两的聚集到城墙之下,注视着那写着密密麻麻字迹的告示。

    告示上面有着一幅巨大的落款,上书着司天台上大夫沈信。

    “这是沈大夫写的。”当即便有人高呼一声。

    而更多人则是期待望着那告示上的字,然后大声的读出。

    “《出师表》”

    “先帝壮志未成,而中道崩殂,今天下纷乱,四海烽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沈大夫此表情深意切,发自肺腑, 更是反复劝诫当今陛下,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此等之举实乃是为了天下万民啊。”

    “是啊,沈大夫还诉说了自己的平生之志,今天下纷乱,四海烽烟,诸侯四起,百姓水深火热更是困苦不堪。”

    “当需要有一人站出来,兴复殷商,扫清天下,还世间一个太平。”

    “沈大夫真是忠心耿耿,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午门之外,他们感叹着,更是心疼着。

    若非沈大夫只手擎天,这殷商恐怕早已经四分五裂,而自己等人更会因为战火流离失所,此生颠沛流离。

    那表中的忠贞之志,为国尽忠之心更是让无数人汗颜,当今的殷商,还有谁能做到沈大夫这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