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生如夏花-第2/3页





  赵舒城当然不知道叶蓝秋的想法,他现在还有事情要做,那就是让自己上传的视频尽可能的多传播一下,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事情,而且也需要联系律师,询问怎么才能追究那些人的责任。

  其实电视台这么带节奏,说是造谣诽谤也没有问题,但是想要定罪却有些困难。虽然这不是什么网上的自媒体,也不是什么网友自发的行为,是电视台恶意剪辑的。称得上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对于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低他人名誉。可如果真的追责,那么谁来担当这个主体呢?

  电视台很可能说自己是受人蒙蔽,甚至直接推出拍摄视频的杨佳琪来,说她恶意剪辑,他们只是被误导了。

  可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很清楚,这不是一个实习生就能做到的事情。当然后面追究的严重了,可能陈若兮也会被推出来当替罪羊,可对叶蓝秋造成的伤害已经发生了,难道他们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吗?

  可惜现在才是2012年,举例网络诽谤被入罪还有一年的时间,现在根本没办法追究那些人的责任,而只能看着这些造谣跟诽谤的信息在网上传播。

  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虽然赵舒城手上有事情完整的视频,甚至也有后面叶蓝秋道歉的视频,可面对网上的铺天盖地的诽谤,甚至还有电视台的推波助澜,赵舒城自己的自媒体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与这些人进行抗争。

  从这一刻,赵舒城发现危机公关还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如果没有很多的媒体朋友,单单是依靠一个人或者一千个媒体渠道,根本没办法解决已经成为共同认知的谣言跟诽谤。

  陈若兮这边正在跟电视台的吕健翔一起吃饭,这样的场合,自然不方便让其他人知道。

  吕健翔曾经是陈若兮父亲的手下,也是从一名实习记者一步步走到今天来的,所以对于新闻的敏感度还是很高的。

  “小陈啊,网上已经有了关于不让座事情的完整视频,这个事情你知道吧?”

  陈若兮就知道是因为这个,因为早在赵舒城发布相关视频之后,栏目的制作人跟主任也提到过这个事情。

  “是的,我知道!”

  “让座事件的新闻专题出来之后,电视台这边的热度,以及网站的点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台里的意思是,不要让这个事情影响到台里的名声。当然如果能借助这个事件聚集人气,让网站的知名度更高,甚至能让网站独立运营就更好了。”

  “可如果群众知道真相,这对电视台的公信力也是不小的打击,所以这个事情你要权衡好啊!你也是电视台的老人了,可不能犯错误啊!”

  陈若兮根本不在意所谓的真相,毕竟现在网上谣言满天飞,更何况有她之前采访的视频等等,根本不是那个什么“善御者”的视频能改变人们固有印象的。

  她只注意到吕健翔说的网站独立运营,电视台的网站如果真的能独立运营,不光是雷声大,雨点也大,投入资金在前期也有足够的保证不说,甚至项目负责人也可以趁机登上网络头条。虽然网络头条还是比不上传统媒体的根基厚重,但是怎么也能给赚一点人气,让自己在台里话语权多一点,甚至可以早一点成为真正的制作人,而不是一个所谓的资深记者。

  “领导,你放心,叶蓝秋事件非常具有代表性,一个是公交车不让座,一个是婚外恋。婚外恋在任何时候,只要稍微的点拨一下,就是新闻中的热点,更何况这个叶蓝秋还是上市公司思拓总裁沈流舒的秘书,这新闻热度只会更大。”

  “公交车让座则是由掌握网络话语权的年轻人,在公共道德要求他们让座给放弃网络话语权的老年人的前提下,积累了想当的不满情绪,再加上网络匿名制,年轻人又容易冲动,容易失去控制的特点,很容易就从之前的简单叙述、抱怨升级成为网络发泄,甚至谩骂。网络的特点就是这样子,那里有发泄,那里有谩骂,哪里就有人气,有热度,也就有了商机。在借助咱们电视台的资源,注册,短信,广告、网络电视等等,这些收费项目就可以应运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