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我特么要发了!



    早年间,老江头子江华也是林场职工,而且是山场技术员,要论起来还是赵军的前辈呢。

    跟赵军一样,江华上班的时候也不太用心,但他那时候养不起狗、买不起枪,就学了下炸子,专门在山里炸黑熊、棕熊。

    此时,落在赵军手里的这本工作手册,里面记载的内容与林场工作毫无干系,其书写形式好似日记,可记的还不是日常琐事,全是江华早年跑山打围的事。

    这老头子叙事简洁,毫不拖泥带水,什么几个人去、中午吃的啥,这些从来不写,写的都是他在哪儿下炸子,炸着多大的熊什么的。

    可对这赵军而言,也没有用啊。拿熊瞎子又不像棒槌,在哪个老埯子里拿着的,下回去还能有。

    嗯?

    一想到棒槌,赵军突然看着这么一段,说是二十年前,江华在山里下炸子,遇见了一伙从岭南过来的放山人。

    这伙人特意在山里压了窝棚,足足住了一个月才走。而他们压窝棚的地方,离江华下炸子的地方,相隔就不到一里地。

    有这么一伙人住在旁边,成天呜嗷喊叫的,野猪、黑瞎子不都得吓跑了么?

    江华连着三天上山去熘炸子,见那炸子始终未被触发,在周围一找,才发现了这伙人。

    江华心知那黑瞎子是打不着了,而且有人在附近,万一人碰到炸子就麻烦了。

    于是,江华就把陷阱撤了,但这件事,被他原原本本地记了下来。

    虽然不懂的放山,但江华猜测,这伙人能在那里住一个月,就说明那附近肯定有棒槌,而且还不少。

    老太太见赵军看得仔细,便冲他招手道:“孩子,你不用记,这些都给你了。”

    “啊?”赵军一怔,随即面露喜色,刚才他往后翻了两页,发现在这工作手册后面的部分,还有下炸子的方法。

    江华把这些记载地相当清楚,而且还配有他自画的插图,虽然画的丑了点,但跑山人一看就能看明白。

    “这给我啦……”赵军笑着刚说一句,但见老太太把那托着三个熊胆的黄油纸也往自己面前推,赵军连忙把工作手册放下,阻拦道:“江奶,这可不行啊!”

    这仨熊胆,有一个被用过了,但其他两个,一个铜胆,一个草胆。就在这年头,拿到山下换三千块钱,绝不是难事。

    三千块钱呐!

    要挣工资的话,够赵军挣六年的,这是多大一笔钱呢?

    老太太隔着炕桌,把赵军的手扒拉到一边,硬把三个熊胆推到赵军近前,很硬气地说道:“有啥不行的?给你,你就拿着。”

    “我不能拿!”赵军一指面前熊胆,道:“江奶,你知道这玩意多钱呢?这俩,少说得三千块钱啊。”

    老太太闻言一笑,道:“你江爷活着时候,啥都跟我说,我能不知道么?你刚才说,你这几天要去岭南,正好你去了,把这俩熊胆卖了。卖完了钱,都放你那儿,等我要花钱啥的,我再跟你说。”

    说到此处,哪怕这屋里就他们俩人,老太太也压低了声音,对赵军说:“你江爷他侄儿,天天惦记我这俩钱儿,我还不给他呢!”

    听老太太这话,赵军只笑了笑,他没去评价江州的为人。但就老太太要送给自己的熊胆,赵军并不想接受。

    倒不是说收了熊胆,就得给老太太养老。

    东北这地方,跟《情满四合院》不一样,人越老越倔,越老越要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