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病牛



    用过午膳,柴令武与柴跃步行去了西市。

    西市在长安城内长安县辖区,整整有一个坊区那么大,将近一半的摊位是外域胡商,还有一半是正常经营大唐境内物件的店铺。

    劁猪匠的店铺就在前头,即便天气有些寒冷,依旧不时有人进出。

    门口一阙对联,正是柴令武所书。

    看样子,确实没人去找他麻烦了。

    西市最内侧,是马市。

    马市是一个统称,并不代表只卖马,牛、马、骡子、驴都有,数量还不少。

    因为都是活畜,气味重了点,有点呛鼻子。

    柴令武稍稍掩鼻。

    不是他娇气,实在是牲畜的体味混合粪便的味道,又不如柴家庄的猪圈一般及时清理,混合起来着实不好闻。

    阿融就更不堪了,除了掩鼻,眉头都拧巴了。

    倒是柴跃,披着羊皮袄,负着双手,仿佛在柴家庄巡视那帮猪崽似的,一点不受影响,或许这就是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位客官,上好的西域黄牛!”

    “我这是关中黄牛,本地种,不存在适应性问题。”

    “小人家的牛健壮!都是细公牛,没有次公牛!”

    细公牛与细犍牛一个价钱,区别是犍牛阉割过,更加温顺。

    这场景,一如后世客运站旁边拉客的景象。

    柴跃才不听他们叨叨,一头一头地掰开黄牛的嘴,细细看着牙口。

    “四岁不到,太嫩!”

    “你家拿十五岁的老牛哄人,信不信老汉一个大脚丫子踹死你?”

    “这牛肠胃不好,拿开!”

    “蹄子都开始腐烂了,你有脸来哄耶耶?”

    这个时候的柴跃不怒自威,宛如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庄主,柴跃管事厉害呀。”

    阿融满眼惊异。

    柴跃回头,咧嘴一笑:“你要是从小便与这些大牲口为伍,也一样厉害。”

    术业有专攻而已。

    柴令武冷眼旁观,发现柴跃挑牛特有讲究。

    选择五岁口,刚刚可以驭使,意味着使用年限最长。

    还只挑了一头格外健硕的公牛,足足十头健壮的母牛。

    得,看样子柴跃是打着让母牛怀小牛犊子的主意。

    有想法。

    以前的柴家庄短缺资金,让柴跃施展不出浑身解数。

    那头公牛就是四千二百钱,十头母牛就是四万钱,听上去不是太多,可对于这个时代丰年户均收入也不过几百钱的庄户人家来说,就是个高攀不起的数字。

    次一等的牛三千钱,可惜不论是柴跃还是柴令武都看不上。

    成为霍国公府实食邑,只意味着柴家庄的交税对象由朝廷变成了柴绍,并不意味着柴家庄就能攀上高枝变凤凰。

    要没有二公子当上庄主,霍国公府的钱财不会注入柴家庄,只会任由柴家庄慢慢恢复元气——谁让农耕挣钱少呢?

    士农工商,农虽然名义上排到了第二位,实际地位却是最低的。

    不说和士比,你有商的钱财么?有工的技艺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