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格物之于儒学-第2/2页



  “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在臣看来已经足用,无需再过分苛刻的要求礼法严明了,臣试问官家:一人杀养母,他的儿子是该告发他还是该包庇他?”

  叶安的一问便让赵祯毫不犹豫的回答:“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自然是该告发……呃,养母,儿子……或许该包庇?”

  叶安笑了笑:“若是包庇,那这儿子便是亲眼见证了父亲的禽兽之行,若是告发便违反子不言父过之规,养母不是生母,这个父亲的行为不能说是弑嫡母……”

  这就是儒学的矛盾之处,当然这样的矛盾之处并不在少数,看到赵祯求教的表情,叶安搓了袖中的白玉圭道:“官家,其实很简单,杀人乃泯灭人性之行,人在这世上活着才是最基本的权利,任何人去剥夺别人的性命,都应受到惩罚,否则国朝法度何在,天理何在?此时不该去管什么子不言父过的儒家法礼,因为其与天理相悖了。”

  赵祯缓缓点头,这么说来确实如此,而边上的叶安抿嘴微笑,终于,终于把这孩子给劝上正路了,叶安甚至不敢想象理学兴起之后对格物之学的打击会有多大,眼下的大宋的儒学已经对未来的方向有些迷茫。

  虽然程颐、程颢两兄弟还没出生,但叶安还是要把这两位的理学给扼杀在摇篮之中。

  开玩笑,这两位再加上一个朱熹确实算是把儒学给玩明白了,但他们的“理学”也被后人给“玩坏了”!他们或许不曾考虑到,国人就是有个坏毛病,“矫枉过正,追求极致”!!

  在二程或是朱熹那里“理学”还有些模样,可再往后,理学的变态足以摧毁大半个汉家文明。

  至于格物之学想要在理学的夹击下延续下去,叶安都觉得那是个天大的笑话,格物之学终究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这个世界,利用所观察到的规律进行发明创造以帮助人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格物就是科学,就是追求探索一切,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天地之道!

  而儒学上来就把天设置为最高等级的存在,科学与儒学之间的鸿沟谁能跨越,谁有敢轻易跨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