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完成执念



  根据火烧圆明园之后的大清和英人签订的条约,武昌成为通商口岸,英人也建立了租界。

  但陈昭不会惯着英人,占据武昌之后直接拒绝了英人的租界要求,知名令他们建立领事馆。

  而且明确告知,敢在他的地盘上闹事,他不介意将这群英人打成麻瓜。

  英人参赞巴夏礼一开始当然只是口头表示同意。但海军提督何伯率领的舰队被光复军的沿江大炮给打沉三艘之后,他立刻改口,大谈中英友谊。

  再加上陈昭拿出了种种工业品,告诉他如果英人不和他合作,他不介意与高卢人、普鲁士通商。

  他相信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一定会认为中华光复都督府的工业品很有价值。

  于是英人很快低下了头颅,开始认真的和陈昭做生意。

  又因为击溃了湘军,赶走了皖省团练,而淮军远在苏杭,所以光复都督府有了短暂的修整期。

  陈昭开始凭借手中的军队推行改革。

  他首先在他控制区范围内施行完粮纳税政策,同时在军中全力推行现代教育。

  同时从军中和推行完粮纳税的地盘当中,选拔跟他一条心的人才。

  这些人或者懵懵懂懂,或者有心跟随,或者心不甘情不愿。

  但是陈昭的军队太强悍了,加上他给的钱太多了,这些人都很努力干活。

  于是经过一年整顿,陈昭巩固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地盘,便立刻推行均田等赋,同时将土地收归国有,开始消灭地主阶层的生存土壤。

  同时发展工商业,利用淮商、湖商,建立了诸多工厂,并严格推行知识化管理。

  这一系列的强硬变革,是建立在陈昭屠杀了治下十万地主团练的基础上的。

  通过打土豪积攒了大量钱财,建立了无数工厂,和英人做起了贸易,还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汉阳兵工厂。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清廷还是各地团练,尤其是像曾公、李合肥、左季高这样的杰出人士,都清醒的认识到他才是大清的掘墓人。

  但此时他治下地盘三省十二府近百个县,民众上千万,军队二十万,其中火枪兵五万,炮兵数千门,曾李左三人的军队加起来也干不过他。

  因此在这些人的文章当中,他被描绘成了吃人的魔鬼,杀人的屠夫,毁灭中华的人渣。

  但在莲生眼里,陈昭却是最有魅力的男人。

  莲生此时全心全意的爱上了陈昭。

  在她心里,再没有比陈昭更好地男人了。

  这个男人当初为了她杀了人,还带她去了山里做匪。

  当时莲生还不理解,现在想想,那是她的二虎哥为了她,积蓄势力,为了将来一飞冲天,直上云霄啊!

  果然现在她什么都有了。

  各种首饰应有尽有,各种布匹随便用,想听曲子就听曲子,想读书也有无穷无尽的书本。

  表面上只是都督夫人,但背地里有人称呼她是将来的皇后。

  这让她无比满足。

  ……

  庞青云感觉自己如同做梦一般。

  两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清军游击统领,手下一千五百人被打的全军覆没,友军不动如山远远做壁上观。

  而他一时间伤心欲死,港府行尸走兽一般。

  可是却被还是山匪的姜武阳救起,带着他加入陈昭麾下,短短数年,他便趁势而起,陈昭成了中华光复军的大都督,而他成了光复军的一员大将,其地位应该不亚于当初军机处的三公。

  甚至可以和曾李左三人并肩。

  日后光复军统一天下,他庞青云成为开国元勋,如古往今来的那些大将军一样,封侯拜相,也未可知。

  他相信有那一天的,因为他十分相信大都督赵二虎,相信他能够带领大家做到这一点。

  ……

  姜午阳依旧对大哥赵二虎忠心耿耿。

  陈昭在一次团拜会上,亲口说道:“午阳是我的桓侯张翼德、鄂国公尉迟敬德。”

  这让他情不自禁的喊道;“我一生听大哥的话!追随大哥!”

  陈昭哈哈笑了:“你要真听我的话,就该多读书,学学太平军的那个英王陈玉成。你姜午阳比他帅,比他能打,怎么名声没他响亮呢?还不是人家读书明理,而你只会喊纳投名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