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 后期制作-第2/2页



  在陆潜所熟知的平行世界里,“解除好友”的拍摄周期也就是一周左右,但后期剪辑制作却足足耗时一年多。

  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

  那个剧组是按照传统电影拍摄模式进行的,也就是六个角色的镜头,全部分开独立拍摄,然后通过后期剪辑完成拼接组合。

  在拍摄的时候,因为不需要多镜头的调度和拍摄,演员只需要面对电脑前置镜头完成表演就可以了,再加上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灯光和音效都比较粗糙,整个进程非常快,三下五除二就已经完成片场工作。

  但后期剪辑却是一个麻烦。

  六个角色也就意味着成千上万个镜头,而所有角色的台词与表演全部需要交织在一起,在同一个时间线上形成呼应,而且还要尽可能避免穿帮镜头,这也使得剪辑工作非常繁琐,如同将一团打结的毛线慢慢梳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而且不能扯断毛线。

  单单寻找镜头内容的准确时间线,就足以令人崩溃了。

  面对庞大的素材库,剧组前后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组织与编辑,体力和精力的消耗远远超过了拍摄本身。

  由此可见,后期制作确实是一个难题。

  但是陆潜的剧组却改变了拍摄方式,运用大量彩排时间来完成协作,六个角色的镜头同时进行拍摄,尽管拍摄现场的掌控面临错综复杂的挑战,但至少时间线是清晰明了的,剪辑点的切入和衔接也就简单了许多。

  换而言之,增加中期工作的份量,是为了更加高效地组织后期工作的进行。

  一部电影的制作,应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环节。

  前期工作,包括剧本、选角、勘景、布景、造型等等,也就是搭建电影的框架。

  中期工作,包括灯光、照明、音响、表演、摄影等等,也就是填充电影的内容。

  后期工作,包括配乐、剪辑、特效、音效、渲染等等,也就是构造电影的形式。

  对于剧组主要工作人员来说,片场杀青,也就意味着工作结束,但对于电影来说,工作只完成了三分之二。

  最后三分之一,同样重要。

  那么,准确来说,后期到底是什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