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一十八章,蜀山无名之辈尔



  “我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为何...为何要这样待我等?”

  这老僧还在纠结着这件事情,丝毫没有发现问题所在。

  那种理所当然的感觉,让李卫也不禁觉得有些胆寒。

  之前在看《后唐书》的时候。

  李卫也能从其中窥见一二佛门威势和豪横。

  佛门在武则天时期达到顶峰,“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

  《旧唐书》中记载,唐代宗养了百余名僧人在宫中念经做法,僧人们的饮食用具“穷极珍异”,  一切费用都是国家出...

  “凡京畿之丰田美利,多归于寺观,吏不能制。”

  “不得箠曳僧尼。”

  “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高僧名下有良田,有美婢。

  这些都不是重点,毕竟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的宗教人物是没钱的。

  重要的是佛家在这个时代已经过热,  许多年轻人对于崇佛趋之若鹜,甚至超越了考取功名,取得战功。

  这些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白白损失的劳动力,没有了劳动力,经济也在溃败衰败。

  随着经济的溃败,又有越来越多人选择‘求佛’这个钱多事少的铁饭碗,形成了循环,一种绝对算不上良性的循环。

  当时佛门的势力已经快要达到****的地步。

  这才是灭佛之举的最根本的理由,其他次要原因嘛。

  佛门有钱有地。

  所以对于李炎来说。

  这佛门的土豪,够肥。

  不打你,打谁?

  只是历史书中没有完全记载的事情,也是有的。

  比如说。

  那些佛像背后的佛陀,拥有着神通伟力的佛。

  祂们,可不是那么好砸的,他们是真的拥有神通伟力的。

  李卫再看眼前的佛像,头颅之处,  被平整的削去,  呢喃道。

  “像被剑斩去的一样...”

  ...

  事实上,行灭佛之举,所产生的效果,确实是不错的。

  大量的劳动力被解放,重新回到了生产力的岗位上,而不是单纯的接受供奉,修渡金佛,食香火俸禄。

  纵使是那些颇有资产的僧人的,他们的资财也重新流入了社会之中,或是行商脚牙,总而言之,这唐末时代,最后一次的中兴之事,便是在这个时代发生了。

  只可惜的是,李炎的寿命太短暂了...

  若他还活着的话,也许能再一次让唐时明月,伟大起来。

  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李卫逆行于道路之上,是这个时代的过客。

  来来往往,  皆是无空。

  此时,  李卫没有掩盖自身的灵韵,或者说,身上猴毛的灵韵。

  只要斗战胜佛还在这个时代,就能感受的到这一股灵韵,来寻自己。

  正当此时,李卫发现周围的人们都朝着一个地方聚集而去。

  行商小贩,脚牙,皆是放下了手中之事。

  李卫略微感到好奇,便问道一旁的小贩:“兄台,那边有何事,要往那处聚集?”

  “道长您都不知?”

  这小贩对李卫的态度良好。

  李炎时期,行灭佛之事,对道家却是友好,这是全国上下都知道的。

  自然是对李卫态度不差。

  李卫有些感慨,若是这么下去的话,李炎不死的话,道门也许会成为下一个佛门吧。

  历史就是一个环啊。

  “贫道乃是一游方道士,自是不知发生何事。”

  “嗨,官家的人来推倒五台山上的佛光寺庙咧。”小贩笑了笑道。

  凑热闹乃是人之天性...

  李卫也免不得俗。

  “那贫道也去看看吧。”

  此时,李卫也行脚上了五台山上,发现有不少官家的兵,来行军拆庙。

  浩浩荡荡,黑压压一片的刀枪兵戈之气息。

  可谓是恐怖。

  有些年迈老僧便静坐抗议,挡在兵戈面前。

  “阿弥陀佛...还望各位三思,我五台山庙...都要拆吗!”

  “对佛如此不敬,你们就不怕遭到报应吗!”

  老僧泣中带血,涕零颤抖。

  “大师,还请让开吧。”

  领头的年轻将领淡淡的说道:“报应不报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从陛下灭佛之事以来,人们的生活在变得更好,更多的人愿意劳动,更多的钱财被用于赈灾粮饷,而不是修筑大佛禅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