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离不开我-第2/3页





    还有吕副厂长,该谁抓的事 情,抓好了没有人欣赏,不抓的话,诟病你的人数不清。

    他看三轮车厂门卫室,挂着宣传牌, 明确规定了门卫职责,杨新华依样制定两块,挂进农具厂的门卫,挂牌子门卫没有意见,公家的屋,想咋挂咋挂,他们想不倒杨新华阴险,等于先在他们脖子上打个套。

    供销科长于明顺也看出杨新华意思,他年轻,还没有芦冬生沉的住气,不屑地责问杨新华:“你是厂长,直接给他开会讲明,绕个大圈子有意思吗?”

    杨新华来到不久,中层干部中,除了认识董强,还真的对于明顺感兴趣。分管供销后,他先对于明顺作了个了解,他是上任镇书记的儿子,高中毕业生,上任供销科长后,曾给芦冬生写过关于冲破眼下销售桎梏的万言书。大概芦冬生还没看完,于书记平调去了偏远的另外一个乡镇任书记,于明顺变得不吃香了。芦冬生自然冷落了他,万言书变成一叠废纸,杨新华来后,在厂办木柜里找出来看了,对于明顺提出的重点两个城市死攻,其余城市遍地开花的销售策略挺欣赏,与于明顺多谈几次,越谈越有共同语言,两人有惺惺相惜之意。

    都有共同志向,杨新华这次决定按于明顺的万言书上提出的,先攻两个城市,上海和广州,他自已带三个人跑上海,于明顺带三个人跑广东深圳,七个销售人员,一下出去六个,剩下一个人心里敲着鼓,眼看着六个人相继出去。自己是不是不受待见?

    剩下这个人叫芦中,跟 芦冬生是本家,一个村的,于明顺留他的目的,厂里临时买什么小零部件,芦厂长使起来顺手。

    这样阵仗的出差,需用一笔资金,杨新华确实截留了芦冬生七拼八凑弄来的一个月工资款。

    纸里包不住火,加上芦冬生没想包,工人极短时知道了事情真像,杨新华不在厂里,厂里的工人,没有不骂他的。

    杨新华真不幸,掏心掏肺为工厂,没人感恩,倒落得被骂。

    程秩序上任后,先把所里工作理顺,才去找杨新华,赶上杨新华刚从上海回来,新买的墨镜尚未摘下,还保留着一副流行潮人的架势。

    芦冬生昨天下午接到杨新华电话,说今天晚些回来。芦冬生心下有些忐忑,没想到杨新华在上海能跑出销路。

    这时的上海,已推开发展的大门,对于各种工具确实需要,杨新华赶上了好时侯,推销异常顺利。芦冬生在家按指示,不停地发发发,加上于明顺那边,居然把库存给发个底朝天。

    于明顺那边更是厉害,取得的成绩是杨新华的好几倍。推迟一个多月的工资不仅补发齐全,还发了退休职工的工资。骂了一个多月杨新华 ,现在风向又转了,开始说杨新华的好话,芦冬生想按也按不下去,因为把库存卖空是事实,瞒不住的。

    芦冬生得知程秩序是新来的工商所长,临时决定给两人接风。先前,他认为杨新华是副厂长,出厂无论取得多少成绩,都是应该的,什么接风洗尘的,芦冬生没想惯着他。

    但程秩序是新任的工商所头目,怠慢不得。又与杨新华交好,事情变得暧昧了。

    于冬生在八里堡算是名人,哪个部门换了新领导,有单位接风时,都会喊上他作陪,轮到他接风时,也会喊别的单位一把作陪。

    正好杨新华回来,程秩序又来,两赶一,喊了信用社主任,粮管所主任,派出所老季,供销社主任,到八里堡大众饭店摆了一桌。

    邮电所长与卫生院院长今天不在家,与于冬生齐名的家 俱厂垮台,厂长早不知跑什么地方去了,人们自动删除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