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新的设想-第2/2页





    听到杨新华的担心,赖黑子神秘一笑说:“钱的事情,我认了个工行王行长当干爹,他说过,要真用于生产,不是大问题,眼下看自行车产销势头疯狂,借多少都敢。”

    “王行长?不会瞌睡了真有人送枕头,你小子怎么还有这福气?”杨新华想不到,杨新华也认识王行长,有一年春节,爸爸请客,其中就有这个王行长。但王行长认不认识他,需要提起父亲的名,才能让王行长对上号。

    有这层关系,杨新华不敢怠慢,立即与程秩序郑伟陈计兵约齐了,陪王行长吃一次饭,谈了资金问题,王行长表态说:“眼下政策已解冻,银行也负有这方面的责任,酒厂陈厂长不是已经申请过了十六万的资金吗,你们干的是正事,我在平县开个头,以后干出大成绩,我还是功臣呢!”

    众人陪着笑。要不是王行长说,杨新华还不知道陈计兵也从银行贷款了。三轮车厂还欠酒厂钱呢?陈计兵没提,说明陈计兵愿意替他担着。

    杨新华站出来,给王行长端两个酒后,默默地给陈计兵端上两个。杨新华没说理由,陈计兵知道杨新华肯定听见王行长说的,酒厂也贷十六万的事,杨新华端了,陈计兵就喝。

    他与杨新华之间,用眼下-句话说,一切都在酒里。

    剩下的就是开始跑地了,陈计兵问:“准备从哪里开始,黄书良身上?”

    杨新华想想,他认识的人中,姐夫是最好的一块敲门砖,默默地点头。

    陈计兵摇头说:“几百亩地的大事,黄书良的份量轻了,咱们去见陈书记吧?”

    杨新华第一次去见那么大的领导,确实心里紧张,好在是跟在陈计兵后面,大有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的依仗。

    真的坐在陈书记对面,立即发现陈书记对陈计兵的熟悉,问东问西的,陈计兵也有耐心,两人不紧不慢的聊着,像一对久别的父子,把杨新华当作不存在的样子。

    杨新华是有些酸溜溜的,坐在那儿有些局促。临走时,陈书记才仿佛记起了他,握着手说:“你叫杨新华是吧,年轻有闯劲,那块地需要开会研究,还要找九连环村的村委会,可能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杨新华想说只要县委同意就行,九连环村的支书柳成行与郑伟关系好的不用说。我们自己交接也没问题!但看到陈计兵的暗示,就没张嘴!

    这就是杨新华又拖一个星期没去报到的原因,他带了赖黑子给找的四个人,在预设的三百亩地里拉尺子,搞厂房设计。

    没想到县委研究的比他们申报的要大气,从平兰路到徐塘河,把他们要的榆树滩三百亩后,剩下的二百多亩,一并批给他们。省的再过上两年又扩大生产还得找。

    这块地说到底是滩,比原来的工厂要高个三米,但三米的西面,是徐塘河滩,上面一直种的榆树,要想建厂,首先伐树,然后,要把高滩上的土推到河滩进行平整。

    平整好以后,厂房贴着徐塘河而建,得是一块多好的地方啊!

    杨新华拿到批示,立即对规划做了调整,在自行车厂与榆树滩之间,建一条商业街,如果在徐塘河上建一座桥,连接徐塘河西岸酸柳滩,酸柳滩只住七八百十户人家,但可利用的土地很多,可以用来建职工宿舍。

    当然,他现在没钱建,规划出来了,留新厂正时生产后,赚钱了才能返回来建!但那座桥,他在想着朝公家身上推。凭着眼下自己的实力,有些事实在不是自己能做下来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