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明修栈道



  “轰隆轰隆”的列车快速的向东行驶,转眼间已经驶出了阿尔及利亚境内,驶入到了突尼斯,并且沿着海岸铁路线飞速的前往利比亚的黎波里。

  莱茵哈特坐在豪华私人包厢里,红色的真皮座椅坐起来非常的舒服,灯光柔和明亮而不刺眼,丝毫不影响莱茵哈特阅读前线的战况通报。

  就在昨天凌晨,英军冒着倾盆大雨向帝国军队发起了进攻,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苏格兰突击队,神出鬼没地摸到了隆美尔将军的指挥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摧毁。

  英军乘势展开了“十字军”行动计划,冒雨飞快的朝日耳曼帝国军队所在的位置飞速突进,并于今天凌晨攻占了利比亚比尔古比和西迪雷泽格,并且抵近西迪俄马周和巴尔迪亚郊外,严重威胁帝国军队后方交通线。

  你不得不承认,英国人选择的时机非常巧妙,因为直到今天,罗马多国会议才刚刚结束,而隆美尔将军现在应该还在飞机上,所以北非帝国军队的指挥简直可以说是一团乱,根本无法做出准确的应对。

  其实莱茵哈特之所以在摩洛哥耽搁那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隆美尔将军前往意大利罗马参加多国会议,而等到会议结束的消息传来,他立刻乘坐火车前往利比亚。

  看着眼前的这些战况通报,莱茵哈特总觉得有些怪异,九头蛇方面早就已经得到了英格兰军队将要发起“十字军”行动计划的相关情报,尽管无法确定英格兰人发动攻击的准确时间,但是相关的情报早就已经传到了北非指挥部,他们早就应该警惕起来,并且做好相关的应对预案。

  即便是隆美尔将军前往了罗马参加会议,北非军队方面也不应该如此被动。

  其实即便是没有这些相关的情报,现在的局面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子的。

  尽管说,自从隆美尔将军上任以来,帝国北非军队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因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展开,帝国的经历大多数都投入到了北极熊方面,对于非洲方面的增援力量很少,甚至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甚至于支援空军也被调往苏礁战场;意军只增加了三个不满员师。因此,非洲军团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

  但是相反的,英国方面则完全不同,丘吉尔任命奥金莱克接替韦维尔为中东司令,并在随后的3个月内,向北非增调了3个师、10个坦克队及大量航空兵,使该地英军在坦克和飞机数量上占据了优势,并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形势非常有利。

  这么多兵力的调动,当然瞒不过九头蛇的眼睛,英国人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收复昔兰尼加,解除托卜鲁克之围,歼灭德意非洲军团,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代号为“十字军“的行动。

  九头蛇方面在很早就获得了相关的战略情报,只不过英国方面也知道,他们在情报方面简直是个完全透风的筛子,所以在计划制定以后,具体的行动时间,具体的攻击方向,全部由指挥官自己掌握,伦敦方面绝不干涉,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将军依旧没有任何犹豫的前往意大利罗马参加多国会议,而就是他参加会议的这个间隙,英国人非常果断的发起的攻击。

  令人非常奇怪的是,帝国方面真正发起反击的力量很少,甚至就连最前线的一些关键城镇,在做出了一定的抵抗之后,便迅速的进行撤离。

  尽管帝国军队是和意大利的军队在一起行动的,然而意大利的军队也没有那么弱,他们虽然经常被称之为面条军团,可实际上那大多数是在他们自己单独开展行动的时候,才会被人如此轻易击溃,可如果他们和帝国军在一起行动,那么他们的战斗力也非常的强悍。

  当然,这多少有些狐假虎威的意思,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有了日耳曼帝国的军队作为后盾,意大利军队就像是被放开铁链的野狗一样,对待英国人的时候异常凶狠。

  这也是为什么日耳曼帝国会和意大利结盟的原因,他们真的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弱。

  莱茵哈特如果不是对情况有真实的了解,那么或许还真的会被眼前的情况所迷惑,看起来是英国人的军队早有准备,并且在发起突然袭击之后进展迅速,但对于双方实力相互非常了解的莱茵哈特就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很有一些诱敌深入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