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大白猪的到来-第2/3页





  “在经过饲养的时候,进行一个记录,生养得最快最肥的豕,便是好豕,往后除开这边饲养外,亦可是从其所产之地大量进行一个购买。”

  “孙儿会在大明及其所产之地,分开建立专门的豕厂,用以培育和生产,而后以低于黑豕的价格,向民间售卖,加强百姓自行养育。”

  听到大孙的安排,朱元璋点头赞同,说道:“前期小豕的价格,应当尽量的低上一些,即便是不怎么赚钱也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让百姓们都开始饲养起来。”

  “有个三年五载的,咱们大明的肉食价格,便就可以降低下来,让更多的百姓能够吃上肉。”

  朱元璋对于白猪很是满意,并当场表示这些白猪之后全部放到宫中进行一个喂养。

  在皇宫里,相对的生活配套可是非常的完善,不仅由田地,菜地,便是各种肉类都是有单独的人负责养殖的。

  除开一些特殊的珍奇品种,比如野味什么,不然皇宫所需,多数都可以自给自足。

  不过这些自然都是供给皇室享用,普通宫女,宦官,侍卫,所吃之物,基本上都是由宫外进行一个购买。

  之前宫中采买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取消了,目前宫里的一切所需,基本上都是由群英商会这边单独进行负责。

  不管是在价格上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

  这也让宫里的生活水准翻了个天,哪怕是最为低下的宦官,不说餐餐有肉,但每天吃到肉食,已然不是个问题。

  朱英现在于宫里的声望,比之外界丝毫不差。

  所有的宫女,宦官,在各方面的吃穿用度上,都有了更多的补贴。

  最为常见的就是衣服了。

  比如宦官的衣服,一年有套新衣就算是不错了,现在基本上每个极度都会发上一套,哪怕是干不动活的老宦官也不会落下。

  宫女这边,更是设计了许多新的款式,虽然简单,可显得落落大方。

  像是每个宫殿的修缮等等一系列的杂务就更加不用说了。

  ......

  转眼间,便就已经来到了十月下旬。

  这大明的天气,可谓是一年更比一年冷了。

  才入冬不久,便是到了晚间,说话的时候已然有寒气冒出。

  不够经过一年对于煤矿的开采,不说大明全国,至少在京师这块地界上,到处都是暖烘烘的。

  便就是这个时候,朱英基本上没怎么出坤宁宫了。

  除开每日的早朝会参与其中之外,就是陪在叶月清的身边。

  此刻叶月清的肚子,已经是很大了。

  预计再过一个多月,就到了生产期。

  在坤宁宫,京师有名的数个产婆已经搬了进来,最好的千金圣手,也在坤宁宫里住在。

  每天的把脉,已经成了叶月清的日常流程。

  现在大明的医术,还当今的时代可算是非常之不错,每个太医,都是传承的御医世家。

  而医道,虽然因为蒙元的入侵中原发展上有所限制,但在地位上,并没有落下什么。

  因为蒙古人对于大夫是非常敬重的。

  这其中在成吉思汗的时代,医生更是达到了一个地位的巅峰。

  蒙古人嗜杀,但对于医生是极其的尊重,这一点最为明显的就是成吉思汗了。

  成吉思汗的性命,曾经有多次都是由蒙古大夫的救治回来,是以不管是侵略何地,蒙古人对于有医术的人,不仅不会杀害,更是会好吃好喝的供着。

  名医们只要有真才实学,立刻会被送到大汗那里,成了王公贵族争抢的人才。

  蒙古的真权贵也喜欢复合型人才,能办事关键时刻还能治病抢救的人才很受他们欢迎,一些名医也得以参与政治,成为左右蒙古政局的大佬。

  比如郑贤景就一边在窝阔台身边治病,一边替他推荐人才,耶律楚材能当中书令就有他的一份功劳。

  蒙元时期成为朝堂大臣的名医非常之多,蒙哥和忽必烈也争先恐后的招徕名医到自己身边做事,著名汉臣许国祯、窦默、韩公麟等原先就是太医出身。

  可以说在蒙元时期,医道的发展得到了很好的环境,许多名医世家不仅被保存下来,更是得到了极为良好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