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病症(4K)



  “好!”

  金城坊宅邸中,李昂看着理学刊物上的一篇文章,忍不住拍了下手掌。

  穿着围裙的柴柴走了过来,将两盘菜放在桌上,好奇问道:“少爷,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显微镜,有人做出来了。”

  李昂将书本在桌上摊开,“鹿篱书院一位名为孙文玉的理学博士,和之前那位发明了望远镜的嵇星望,将数片透镜相叠,安装在架子上,发明出了一种新式仪器,能够看清极渺小的物体——

  植物叶片上的微小气孔,

  昆虫的格状眼睛,

  乃至水中的、肉眼看不见的虫子。”

  不妄我在并州的时候,想方设法救了嵇星望一命啊。

  李昂心底感慨万千,显微镜的出现,意味着微观世界的揭开,原生动物学、细胞学、显微解剖学等等学科终于有了发展的基础。

  遍布虞国的、数以万计的理学学会会员们,也一定会按照理学刊物上的图纸,去自行制作显微镜,并用显微镜去观察各式各样的渺小物体。

  细胞、细菌、真菌...

  一旦人们亲眼看见水中那无以计数的小虫,自然而然就会抵触喝生水、去不净水流中游泳的行为,再也不需要李昂天天在理学刊物上叮嘱劝说。。

  柴柴不太理解李昂这么开心的具体原因,但李昂高兴她也高兴,从冰箱里拿了两瓶果汁出来。

  两人心情愉悦地吃着饭,期间李昂继续翻看着理学期刊。

  显微镜的影响已经开始逐渐发酵,反应最强烈的不是众多理学博士们,而是...大和尚。

  没错,在虞国,一部分和尚道士也是忠实的理学刊物读者,他们经常根据理学发现,来为宗教寻找支持。

  比如根据天文学中群星变化,来编排神明等等。

  此次的显微镜,让和尚僧侣们大感兴奋——所谓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佛陀早在数千年前,就已洞悉到水中有无数小虫,不愧是佛,是圣。

  面对兴奋激动的和尚们的宣传,道门也进行了反击。

  此次发明显微镜的两位博士,都是鹿篱书院的人,其中的孙文玉,年轻时更是在道门进修过,当过四年道士。

  要说功劳,也应该是道门的功劳,和禅宗有什么关系。

  其次,“水中八万四千虫”的说法,也并非佛陀首创,

  而是佛陀转述的天竺耆那教的寓言,什么时候变成了禅宗的专利?

  再次,既然水中有无数会动的小虫,那么按照禅宗不杀生的说法,大和尚们不是以后都不该喝水了?

  喝水也是杀生啊!

  两方吵得不可开交,李昂甚至能想象到,等长安城僧道辩法的时候场面会有多么热闹,不打一架恐怕很难收场。

  ‘总之,现在显微镜已经弄出来了,细胞学说迟早要建立。但临床医学的进度...’

  李昂放下碗筷,沉吟着将手掌放在理学刊物上。

  牛羊等家畜的解剖专题已经做完了,可人的解剖学,李昂迟迟没有放出来。

  他也有些拿不准,以自己目前的声望,能不能抗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社会观念,让人们不再对解剖学抱有恐惧心理。

  万一解剖学被认为是邪魔外道,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努力,将全部付诸东流。

  “必须要征得学宫的支持才行...也不知道山长什么时候回来。”

  正当李昂思索之际,院门被敲响,两位客人出现在了门外。

  “宋大哥?”

  李昂有些诧异地起身迎接,宋绍元最近考进学宫后,一直在刻苦学习,追赶进度,不怎么出门。

  而且他身旁的尤笑,还领了篮礼物过来?

  “日升,”

  宋绍元目光闪烁,有些尴尬道:“突然打扰实在是有些冒昧。能进去说么?”

  “自家人有什么冒昧不冒昧的。”

  李昂摆了摆手掌,让宋绍元和尤笑走进屋,柴柴收拾好餐桌,端来茶水果盘。

  宋绍元与尤笑坐定,先讲了讲宋姨的事情——洢州老家那边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等秋季末尾宋姨应该就会搬来长安。

  随后又感谢了一番李昂这段时间的帮助。

  之前李乐菱无意间提起过朝廷要鼓励香水行业的事情,尤笑也拿着钱,跟着投资了点商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