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白蛇传 第三章:来历惊人的道济



    在法海的神念感应中,有一位实力至少不在自己之下的强者,正在从虚空上高速向金山寺飞掠而来。

    幸而对方的身上,传来阵阵佛门一脉纯正而悠长的气息,这才让法海放下警惕。

    同时法海亦有种对方会是自己熟人的感觉。

    而更为古怪的,那来者一边飞行,一边口中却正放声歌唱道,“鞋儿破 ,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  ……  ……

    “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

    “走啊走,乐呀乐。”

    “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哪里有不平哪有我。”

    ……  ……  ……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笑我疯,笑我颠,酒肉穿肠过。”

    “天南地北到处游,佛祖在我心头坐。”

    法海听到这近乎大逆不道的歌词,不觉心头微嗔,只是想起对方的真实身份,却又感到无可奈何。

    金山寺虽然是禅宗的四大名寺之一,和普陀寺,文殊寺还有大明寺并列。

    禅宗起至菩提达摩,经过后续历代衣钵传承者的苦心经营,渐成中原佛教正统。

    东传佛教因为和中原文化结合,同时又和士人交往甚密,许多理念和宗旨,都掺和儒家的思维。

    而且在和中原本土宗教道教的抗衡中,亦取长补短,吸纳了对方的先进思想。

    儒,道,佛三派,可谓是贯穿了任何一位中土人的生命始终,难以摒弃。

    “三教合一”的口号,从南朝时开始提出,特别是梁武帝这位“佛门天子”之时,有“梁武之世,三教连衡”的说法。

    梁武帝萧衍作为治世的帝王,本身需要出身儒家士人的配合,才能拥有合理的正统性。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就成为了世上唯一的显学。

    然而另外一方面,萧衍又极度痴迷佛教,曾数次脱离朝政,跑到寺院中出家,非让朝廷百官捐献亿钱,才肯重新做回天子。

    再加上从汉末开始蓬勃壮大的道教,一时间人世间三教鼎立,互别苗头。

    当然经过了无数朝代,还有帝王的验证,信佛的梁武帝信佛信到荒废朝政,遭遇“侯景之乱”,最终被断绝粮食,在饥渴交加中逝世,二十多天后才发丧。

    信道的前唐帝王,多数丧命于道士们炼制的丹药之下,连英明神武的太宗李世民,和武宗李炎都无法例外。

    更不要提三四十多年以前,那位自称“道君皇帝”的宋徽宗,下场更是悲惨。

    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证明了自身的缺陷,只能是出世的宗教,永远无法和儒家比拟。

    “乱世信佛道,治世需佛家。”

    已经成为了一个任何朝代统治者的共识。

    禅宗的某些信徒们,自以为学到了儒家的一些做派,就化身为狂徒模样,时常以出格的行为出现在世人眼中。

    以正统僧人自居的金山寺主持法海,就觉得即将和自己会面的“颠僧”道济,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可惜对方的来头实在过于惊人,哪怕法海看不惯对方的行为,也对其感到无可奈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