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四十一章:宋公明惨遭诋毁



    山东郓城县县衙,押司宋江皮肤黝黑,身躯六尺,家中排行第三,人称“黑三郎”。

    只是从外表看,并不怎么显眼,反而稍稍显的有些普通,怎么都看不出来,这一个黑矮汉,竟然是整个山东境内,闻名黑白两道,声名遐迩的大英雄。

    宋江作为郓城县县衙的文书,名为官而实为吏,经办案牍等事,负责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

    押司是宋代官署名吏员的职称,主要是通过招募而来,但也有部分人员是经受差遣。

    通常而言,一个县的县衙当中会有八个押司,协助知县处置管理某些并不是很重要的政事。

    作为衙门中的书吏,自然会被进士出身的正经官员们看轻,然而其实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都十分巨大。

    押司等吏员们,代表官府和百姓打交道,并且享有免役的特权,甚至还可以穿黑色长衫,和秀才一样,可以结一根长长的儒绦衣带,脚蹬靴子。

    而且朝廷还允许书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经过考核,证实在职内没有过错,就可以得到升级为官的提拔。

    按照官场上的规定,正印官一般都是流官制,往往在一任,两任后就会因为功绩,得到迁升或者贬斥。

    反而是小吏们,深深的扎根在衙门,一段时间下来,就会成为有头有脸的人物。

    许多经过科举的正印官们,不知道应该如何施政,都是依靠衙门总的吏员,才能发号施令。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吏员们手段迭出,狐假虎威,欺上瞒下,相互勾结把持衙门。

    这些看似在士大夫口中身份卑微的小吏们,甚至可以把正印官们完全架空,成为县中的真正掌控者。

    宋江虽然并不是,那等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恶吏,但他通过自身的押司身份,同样闯下了不小的名头。

    他结交江湖朋友,救济四方好汉,为人豪迈,仗义疏财,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赞赏。

    江湖人称“山东及时雨”。

    当天子赵佶,将手指接触到五彩神光时,正凝神处理一份文书的宋江眉心一跳。

    不知道为什么,宋江的心头,无由来的突然涌现,一阵莫名恐慌的惊悸感。

    他手中举着文书,精神恍恍惚惚,许久时间后,还是没有把应该及时归纳的文书,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对于宋江而言,这是平日里根本就不会出现的失误。

    要知道在以往的时候,郓城县县衙之中不管那一位大老爷,都会对宋江高效率的工作赞口不绝。

    签押房中其他的几名押司,双眸眼神闪烁,都注意到了宋江魂不附体般的表现。

    有人嘴角发出无声冷笑,有人脸上浮现准备看好戏的表情,还有人直接幸灾乐祸。

    郓城县县衙虽小,同样不缺乏勾心斗角的局面。

    以往有人获得知县老爷的称赞,自然就有人得不到欢心,遭到知县老爷的冷落。

    只是作为空降的流官,郓城县知县对政事掌控不足,再加上大部分的押司都是本地人士,熟悉本地民情,把持关键位置。

    如果没有这些人的配合,堂堂的知县大老爷,只怕连一道命令都无法送出县衙。

    因此哪怕再怎么不待见某些押司,知县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并不会任意处置这些人。

    再加上押司们也知道,自己的地位,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上面官员的好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