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个皇帝-第2/3页





    大明爸爸的军队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以动摇安南民心。

    事实证明,这一招很好使,永乐四年夏天出兵,到了十二月丙申十一日的时候,张辅就带着一众马仔们杀到了多邦城。

    随后,张辅又带着一众马仔们攻入安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到永乐五年五月十一日,胡氏父子在奇罗海口被俘,胡氏父子统治下的安南灭亡,领土被大明爸爸拿到了手里。

    当然,大明爸爸的本意是好的,原本是想着替安南原本的陈氏王族讨回一个公道,重新扶植他们登上王位,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

    可是陈氏王族的命不太好,被胡氏父子杀戮殆尽,无可继承。

    大明爸爸无奈之下,只得在安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没错,哪怕是后来安南又冒出来一个被称之为陈氏后人的陈季扩,大明爸爸也照样不承认,干脆视其为反叛,继续出兵进剿。

    再后来,因为大明的官员们和永乐皇帝都讲究个面子,没有对安南施行什么灭绝政策,再加上驻守在安南的官员们也互相扯皮,最终导致了安南反叛不断,成了大明的一大负担。

    洪熙元年,太子朱瞻基即位,也就是后来的宣宗皇帝,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便允许军府从安南撤兵。

    大明爸爸退兵了之后,安南再一次处于独立的状态,只是朝贡不绝,直到原本的崇祯十七年都是奉大明爸爸为正统。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皇帝瞧着朱瞻基不太顺眼的原因。

    打小就被朱老四带在身边调教出来的皇太孙朱瞻基,就是这么个玩意?

    安南是他放弃的,奴尔干都司也是从他开始放弃的,这就是朱老四调教出来的?

    放弃奴尔干都司,崇祯皇帝好歹能理解,毕竟在当时,奴尔干都司算得上是苦寒之地,不断的向奴尔干都司那边移民也不太现实。

    可是安南能一样?随便扔把种子就能收获的土地,说放弃就给放弃了?应该是把人杀光了也不能允许他们独立才对!

    有了这么一出的历史,再加上这回正好要路过安南,崇祯皇帝就开始琢磨着怎样才能收复故土了。

    没错,在崇祯皇帝看来,这里就是故土,哪怕是不从强汉时的交趾郡算起,这里都是大明的交趾布政使司,当然是自古以来的故土。

    然而当崇祯皇帝命人整理出来安南的资料之后,则是更加的蛋疼不已。

    安南国主倒还是姓黎的,可是真正管事的却是郑松。

    郑松权势炙手可热,自任“都元帅总国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征税、抽丁、治民等权,地位世袭,人称“郑主”,国主黎氏只负责临朝听政及接见使节。

    而阮潢派军把守广南,控制南方,又将女儿嫁给郑松之子郑梉,结成姻亲,寻求和好。

    然而并没有什么鸟用,南北对峙的局面已成,从天启七年开始,双方都互怼过三回了。

    彼其娘子!这两个混账东西拿着大明的土地不当回事儿,朕还指望这里的土地能多产些粮食呢!

    心中大怒不已的崇祯皇帝干脆把这些情报扔给了来宗道,冷哼道:“说说看,这安南国究竟该如何处置?”

    来宗道悄然抬头望了崇祯皇帝一眼,又赶忙低下了脑袋。

    安南,是你家老祖宗放弃的,甚至于安南国主自己关起门来自称皇帝的事儿,大明上上下下也差不多都知道一些。

    您老人家手里握着锦衣卫和东西厂,怎么可能不知道?您老人家不也在装傻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