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其罪在朕一人-第2/3页





    等到墨铧再一次躬身应是之后,崇祯皇帝便开口道:“此后钜子便为皇家学院之副院正罢,与徐爱卿一起,共同为大明效力。”

    安排完墨门诸事之后,时间已然是晚上了。

    崇祯皇帝觉得自己现在应当表示高兴。

    除了陈足奇那边儿一直在搞什么杂交粮食还是引入海外粮种的事儿现在还没有出来成果之外,剩下的不管是什么事儿都让崇祯皇帝觉得开心。

    比如说辽东。

    杨七七和被锦衣卫加上东厂好生调教过的许成顺等人已经带着新一批的福寿膏回辽东了。

    调教许成顺等人的顺利程度,甚至于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只是断了他们的烟膏仅仅一天,一个个的就恨不得大明现在就能把辽东彻底平定下来。

    甚至于这些家伙们已经表示要拉更多的建奴的高层人员下水了。

    而整个崇祯元年之中最让崇祯皇帝纠心的陕西,最后也是频频传来好消息。

    得益于崇祯皇帝移封海外的政策,唐王朱聿键和庆王、秦王两个渣渣,三个人在陕西招募起流民来当真是不遗余力。

    不就是钱么,寡人有的是,只要跟着去,钱是有滴,未来的前途也是有滴,尔等还在等什么?

    心动不如行动,赶紧随寡人去海外开国才是正理,到时候搏一个马上封侯,封妻荫子啥的,岂不美哉?

    正是由于三个藩王带头在陕西撒钱,所以三边总督杨鹤觉得自己的日子当真是好过了些。

    至于叛乱,虽然零星的还有一些,但是总算是达到了崇祯皇帝最初的要求——陕西灾民不许饿死一人。

    至于之前就已经被饿死的那些就算了,谁也没办法再把他们救活了。

    但是自从开了春,土地能耕种之后,由于赈济的力度大,加上厂卫横行,所以倒是真的没有一个百姓饿死。

    杨鹤很满意,唯一的问题就是现在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算了。

    到底算是文官还是武将?

    三边总督说起来应该算是武将,而且现在也已经有明旨发了下来,自己归属五军都督府管理。

    但是自己之前毕竟是文官系统里的,现在要是给算成了文官系统,那以后混个海外封地的事儿,自己还能不能轮到?

    若是给换成个文官,只能拿钱买,这事儿不是亏大了?

    不光是杨鹤在纠结,现在连洪承畴也在纠结。

    洪承畴头疼的不是自己到底该属于文官一系还是武将一系。

    自己这种情况不用算,妥妥的就是文官了。以后封地的事儿跟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兴许有希望能去买,兴许一辈子都没有希望。

    毕竟这事儿还算是比较遥远,所以洪承畴也懒得去想。

    但是眼前就有一个大问题让洪承畴闹心不已。

    自己虽然得陛下青眼,被指定为这延安府的巡抚,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被这三边总都杨鹤处处针对。

    若说是杨鹤嫉妒自己简在帝心这事儿,应该是不能的。

    杨鹤再怎么说也是文人出身,又是出了名的好提携后辈,不跟自己结个善缘已经说不过去了,还处处找自己的麻烦?

    还有就是,除了杨鹤之外,还有其他的事儿让自己闹心。

    当初自己在陛下面前可是夸下了海口的,对于延安府的叛乱,自然是要剿抚并用,以剿为主。

    可是现在眼看着都他娘的要平息了,自己还剿个屁?

    一开始崇祯皇帝刚刚离开的时候还好,自己很是剿了几伙儿不怕死造反的。

    但是到了现在,造反的人越来越少,偷偷摸摸跑回去种田的慢慢多了起来,只怕是再过上一两个月,延安府就会变得剿无可剿了。

    当那些在活不下去的时候选择了造反的百姓们现在都能吃饱肚子,再加上土地已经能耕种,谁还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只是洪承畴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现在能耕种的土地并没有什么屁事,到了秋天该没有收成的一样没有收成。

    历史上原本的大明也正是因为一年年的不是涝就是旱,操蛋的天时彻底让百姓活不下去了,也不至于被一个送快递的就把大明江山给弄的凉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