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大明也有啊-第2/3页





    再加上大明的水师又再次搞起了巨舰大炮,海上又有郑芝龙和李吖子等人看守门户,使得走私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上愿意搞这种事儿的豪商也是越来越少。

    但是私盐就不同了。

    扬州官方盐场的盐,假设一斤盐要一分银子,只要弄到盐引运出去转卖,转手就能变成五分银子。

    更别提还有大大小小的私设的盐场了。

    原本崇祯皇帝对于私盐这部分并不是太注意,总觉得只要百姓有盐吃就行了,弄私盐的人多了,只怕这盐还能卖的便宜一些。

    只是想起来后世的著名历史参考资料《唐砖》之中那个叫张诚的家伙,还有程处默那个逗逼,崇祯皇帝便放不下心来了。

    此时的过滤手段实在是有限的很,很多私设的盐场之中出来的盐,搞不好还有毒。

    就算是一时半会儿的不显,但是时间长了呢?

    别看崇祯皇帝这家伙坏的头顶流脓脚底生疮,自己让太监们往盐里掺了铅粉卖往辽东,但是这家伙可舍不得让大明的百姓遭这种殃。

    但是许显纯带回来的消息还算是好消息。

    毕竟林伟枫这个人虽然自己没少捞钱,但是更多的一部分还是分给了百姓,也算是有好有坏。

    正是本着惩前毙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所以崇祯皇帝打算给这个叫林伟枫的家伙一次机会。

    如果能收为己用,那么就弄一个什么大明皇家盐业公司,专门负责搞食盐的事儿。

    不就是盐么,老子不赚钱了,赔钱干,让大明的百姓都能吃上放心盐。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吩咐道:“派人去扬州,把那几个弄私盐却不顾百姓死活的家伙的罪证都找出来。

    还有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都给朕查一查,朕要看看这两个家伙还有他们的手下到底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许显纯躬身应是后问道:“陛下,两淮盐运史和两淮盐运御史可需要锁拿进京?”

    崇祯皇帝冷笑道:“先查清楚他们的身家,还有三族的情况。到时候在朝堂之上给他们一笔笔的清算,现在急甚么,左右还有个林伟枫能让百姓吃上些放心盐。”

    等许显纯再次躬身应是之后,崇祯皇帝又吩咐道:“诏墨铧进宫罢,朕要见一见。”

    入宫见完礼之后,墨铧就老老实实的等着崇祯皇帝问话。

    只是墨铧实在想不出来该用什么样儿的词来形容崇祯皇帝。

    单从面貌上来看,崇祯皇帝只能说是小白脸一个。

    但是谁又能想到,就是眼前这个小白脸一样的皇帝,就敢带着大军深入草原上筑京观玩?还把前任首辅和御史什么的扒了皮挂在午门之上?

    大明朝不是没有带兵的皇帝。

    但是自从正德皇帝因为想要染指军权而被儒家那些渣渣们给坑死了之后,嘉靖皇帝手腕那么高的一位皇帝,居然都没敢再去碰一碰军权。

    由此可见大明朝儒家的这些文官们到底是个什么尿性了。

    同样,也可以看出来眼前的皇帝手腕到底强硬到了什么地步。

    等到墨铧心中已经开始打鼓之后,一直都面无表情的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以为墨子诸多学说都是极好的,只是有一点要改一改。”

    墨铧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在墨铧看来,崇祯皇帝这个年纪能提出什么了不起的意见?现在先捧着也就是了。

    只是崇祯皇帝一开口,就出乎了墨铧了意料:“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这句话,朕不是很认同。”

    墨铧原本以为崇祯皇帝提出来的会是针对于墨子学说之中的明鬼,非命,或者是兼爱天下的那一部分。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崇祯皇帝提出来的居然是《墨子·节用上》之中的内容。

    墨铧不服气的辩道:“草民不敢苟同陛下的看法。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崇祯皇帝笑了笑,开口道:“若朕请钜子用餐,花费银钱百两,可是靡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