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调教预定的太子-第2/4页



    所以对于不时看到某个州府在忙活着拆除城墙,朱慈烺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崇祯皇帝同样很喜欢看到这样儿忙活的景象,别管是老百姓忙着耕种还是忙着拆城墙,这样儿的景象总是看不够的,尤其是看了好几个月的蛮子之后。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百姓安稳就意味着江山社稷是安稳的,自己也不用担心哪一天就会挂到煤山的那棵老歪脖子树上,虽然那棵树已经被砍掉了。

    而且这一路,也不仅仅是一次巡游天下的过程,更是给朱慈烺灌输天下和百姓这个概念的旅程。

    毕竟,在卖了大儿子朱慈燝和老三朱慈熠之后,太子的人选就只剩下了朱慈烺,而朱慈烺此前的表现也不错,符合崇祯皇帝心中对于太子的预期。

    指了指朱慈烺前面的专利律,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说说,没有这东西的话,会出现些什么问题”

    朱慈烺明白这是崇祯皇帝对于自己的考校,沉吟了一番之后才开口道“启禀父皇,倘若没有专利律,地方官府在面对着涉及专利纠纷的时候,往往会随心而行,就像是之前的那些卷宗里面记录的一样,偏袒在所难免,只是有的官员偏袒了读书人,少数官员偏袒了百姓。

    而不论是偏袒读书人还是偏袒百姓,其实都不是什么好事情,最起码会打击了其他人琢磨新鲜发明创造的热情。”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苗海程呢又该如何处置”

    朱慈烺知道,肉戏来了前面的问题只不过是铺垫,而这个问题才是真正的关键之所在。

    因为苗海程的行为实在是不太好评判如果说他偏袒了那三个商人,那他又为什么要让三个商人给江鑫龙赔偿呢要知道,五千两银子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江鑫龙所谓的十万百万,更多的是在信口胡说。

    如果说他偏袒了江鑫龙,可是他却在实际的处置过程中和了稀泥,对于那三个商人盗版江鑫龙设计的事情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

    朱慈烺记得,崇祯皇帝教导过自己和大哥,对于一个人不要轻易的下结论,要听其言,察其往,观其行,否则就容易被眼前的错误信息给误导,从而得出错误的判断。

    仔细琢磨了半晌之后,朱慈烺才道“父皇,儿臣以为,苗海程此人有错,然而训斥或者罚俸即可,不宜太过于苛责。”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仔细说说看。”

    朱慈烺道“正所谓法不禁止即为可,专利律是在此案之后才出,并非在此案之前就已经存在,苗海程的过错并不适用于专利律,这是其一。

    其二,江鑫龙所设计纺织机,每架售价为五十两,确实不是平民百姓家里能够负担的起的。

    不管是儿臣此前与大哥一起出行,还是这次从泉州一路走来,都曾注意到,小户人家一年可能也就攒下个两银子,多者也不过是七八两,一架纺织机要五十两银子,对于很多人家来说都是十年积蓄一朝成空。

    而那三家商人的定价虽然也足有三十两,然则比之江鑫龙的定价低了接近一半,虽然说是为了打压江鑫龙的纺织机,然而却让普通百姓有了买的起的希望。

    从这方面看,做为一个七品的亲民官来说,苗海程无疑是合格的,最起码他也在为百姓们考虑。

    其三,通过锦衣卫往常的记录来看,苗海程在任上并没有什么不法的行为,更没有在这次的案子中收受什么好处。

    结合这三个原因,儿臣以为对于苗海程训斥或者罚俸便足以,倘若因此而去职罢官,未免有些矫枉过正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