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2/4页



    民心别搞笑了,民心这东西是可以被操控的,反复洗脑之下,就算是崇祯皇帝这样儿双手沾满了血腥的皇帝照样是一代明君圣主。

    最重要的是军权

    手里面有刀子,才是一个皇帝可以放开手去折腾的最大底气之所在,别的纯属于扯蛋。

    而想要握紧军权,不是收买几个将领,整顿几个卫所就能行的,皇帝本身必须得是那种马上皇帝,在军中的威望足够高才有可能。

    穿越过来二十多年的时间,崇祯皇帝从一开始就在折腾的所有目标都是围绕着军权,所以崇祯皇帝可以肆无忌惮的杀人灭族而不用担心有人搞事情。

    在军中被神话了二十年的时间,崇祯皇帝现在已经可以确保哪怕是天下动荡,军队都不会出现问题,这才敢真正的去触碰宗法族规这玩意。

    另一个原因就是人。

    想要实行司法独立的第一要素是什么是得有足够的人懂法,最起码审理案件的人得熟知大明律吧

    以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大明没有足够放心可用的人手,经过二十年的明律科取士还有法家扶植,现在弄出来司法独立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那些穿越的睿智想要玩司法独立,上下嘴唇一碰倒是简单了,人手呢懂法律的人是那么好找的

    别提那些吏和师爷一类的,人家根本就不在正规编制之内,玩的也是编制之外的规则,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利用规则漏洞在捞银子。

    换言之,把这些人拉出来司法独立,谁敢放心是皇帝敢放心还是大臣们放心还是老百姓放心

    把他们这些人收编一部分精英,扔进都察院,让他们去巡视抽查各地的卷宗,看看有没有人从中弄鬼才是最正确的玩法前提是有厂卫监督,否则的话,这些人跟地方上再沆瀣一气,搞不好真就该弄得民怨沸腾了。

    这么干的好处很明显,皇权不下乡的问题以后就再也不是问题了。

    当所有的百姓都知道有了问题应该先去找衙门告状,宗法族规这些东西就会慢慢的被迫修改成跟大明律一样,否则的话就会引起族人的不满,从而解决皇权不下乡的问题。

    而且对于法家来说,通过这样的一条道路来实际自己学说的理念,也未尝不是一条路通过朝堂的方法明显不太现实,哪怕是崇祯皇帝已经不断的在拉偏架,朝堂上面依旧是儒家占据了主流,不同的是现在的儒家更多的已经开始倾向于公羊儒。

    沉吟了半晌之后,崇祯皇帝才开口道“朕还有一个打算。现在刑部、大理寺还有都察院,各地的都察御史,提刑按察使司,职权重叠又各行其事又互相推诿,朕有意将民间各种案件的侦察、审判之权独立到大理寺,卢爱卿以为如何”

    卢象升感觉自己早晚得步上温体仁的后尘。

    就算这事儿主要是吏部和大理寺还有都察院那些人去头疼,自己该操的心也一样都不会少,早晚累到猝死。

    对于崇祯皇帝的意思,卢象升已经大概理解了,也清楚这其中的好处,但是这种事儿想要折腾出一个结果来,估计又得一年两年,甚至于需要更多的时间。

    首先就是民间的问题,朝堂之上,包括地方的官府其实都不用考虑。

    除了操心人选的吏部之外,剩下的大理寺和都察院包括刑部都会举着双手鼓掌叫好锦衣卫和东西厂这三家不干人事儿,抢了多少原本应该该归刑部和大理寺管的事儿

    地方上的巡查御史和按察使司也会拍着手叫好,因为没有谁会嫌自己手里的权力更大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