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牛津街总店



  门脸买了下来,有练手心思的李长亨,每天去自己门脸和设计师聊聊装修,再去看看李兴福和他的两个徒弟,对菜品的研发。

  从他亲自上门,说要找大厨。

  快60岁的李兴福就把自家的川菜馆,直接交给了他儿子李亿乡打理。

  然后带着两个手艺最好,也最受他信任的徒弟。

  连薪水和待遇都没问的就加入这家,连门脸装修都还没开始的熊猫餐厅。

  真说起来,菜品是很难保密的,好在快餐店都是把食物制作成半成品。

  不仅酱料能秘制,就连调料包都能先制作好,店里的厨师只需要按照工序炒出来就行。

  所以李长亨对李兴福和他两个徒弟的待遇,在华人群体内还不错,不仅300和150英镑的月薪起步。

  还能拿到0.3%和0.1%的伦敦一地的利润提成,要是提成不够他们的工资,就补齐和工资齐平的提成。

  至于门店的产权和股份,他是一定会死死拽在手里。

  而且0.3%的提成,其实没多高。

  百万英镑利润,也只有3000英镑的提成而已。

  李兴福是为了获得李长亨的关系,或者说庇护,不在意提成。

  而他两个徒弟唯一的念想就是,自己已经是年薪1800+奖金1800英镑的经理级别的人了,是不是该娶个老婆了?

  存上四五年应该能买套三居室的房子了。

  当然,待遇在华裔群体里很高,所以保密合同也异常严苛。

  甚至严苛到制定合同的律师和他的助手,都不得不再三查看法律条文,还有以往的案例,以确保这合同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事无关他是不是黑头发的白皮,就算李长亨是完完全全的华裔,他一样和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把店长和门店的两个厨师,一个蛋糕烘烤师,四个服务员,两个保洁全招齐。

  又让安妮帮忙找来个退休的,王室专职厨房的女仆,来培训10个人的服务和厨房的卫生、安全意识。

  这年头就没人在服务上,比得过为王室服务过的人。

  然后在找食材来源的过程中,让李长亨无奈又庆幸自己打消了,把连锁店开大的想法。

  如果仅仅是伦敦室内繁华区域,冷链车送货还好说。

  一旦门店多了,又不可能每一个城市都开设加工中心,送半成品去各个城市的门店和储存的费用,绝对会砍掉三层以上的利润。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月,69年2月1号,装修和准备了一个月的第一家熊猫餐厅,正式开业。

  不仅李长亨和安妮在等着今天的营收数据,就连已经开始装修餐厅的查尔斯、安德鲁等人,都在等着看改良的中餐,到底是不是真能得到伦敦人的喜爱。

  本来安德鲁还有其他人,还气愤他把快餐店开在牛津街,不过等李长亨先来了一场1对3的对练。

  这群人才老老实实的听完,顾客受众不同,还有造势的说法后,既怀疑又不敢惹他的焦急等着最后的结果。

  晚上十点,电话总算打了过来。

  一天营业额1100英镑,倒没让李长亨惊讶,等回头客多了,营业额还还增加2-3层左右。

  但让他自己都预料不及的是,卖的最好的居然是售价50便士一个,绝对算的上是高价的鸡蛋仔冰淇淋。

  知道这种小吃未来会风靡伦敦,一开始就准备了两个烤炉专门制作鸡蛋仔。

  可门店经理在电话里告诉他说,今天很多人排队,就买设立在门店大门边上,窗口柜台售卖的鸡蛋仔冰淇淋。

  从早上9点开业,到晚上九点半关门。

  全天两个烤炉就没停过,一天就卖了200多个鸡蛋仔,专门负责烘烤的那个糕点粤籍师傅,已经累的吃夜宵时,拿筷子的手都在抖。

  李长亨感叹华裔就是能吃苦的同时,对由梅丽尔从女佣学校找来的25岁店长玛丽·埃德森,提议再招一个糕点师傅的想法,想都不想就否了。

  脑子里顿时想起未来见过的大型电烤箱。

  “玛丽,你告诉糕点师傅,他今后每天的工作量是50炉,增加人手还不如改善烤炉。

  最后,你们这个月的奖金是月工资的10%,那位糕点师额外奖励他三天工资,也就是15英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