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口胡的重要性(求订阅)-第2/3页



    顾淼接过漫画书,一屁股坐在真皮沙发上,低头看了起来。

    这一看就是十几分钟。

    以“量子阅读法”快速浏览完整本漫画后,顾淼大致了解了第一册单行本,相较于连载版漫画的区别所在。

    简单来说。

    在单行本漫画里,南桐根据顾淼的指示,对一些决斗“规则”进行了补充讲解。

    之前在杂志连载时,其实南桐并没有特意描述,关于《游戏王》怪兽召唤、生命值与攻击防御等规则玩法。

    这直接导致……

    很多读者都是一边追看漫画,一边整理决斗规则和玩法。部分读者,甚至看到漫画最新话,还不太懂决斗规则。

    顾淼觉得这样不好,不利于《游戏王》玩法、卡牌的普及与推广。

    于是他要求南桐放弃杂志连载,将已经刊载的漫画整理成单行本发行,同时修改部分剧情。

    修改什么剧情?

    当然是给主角及配角,增加一些“说明性”台词。比如在决斗过程中,介绍自己召唤的怪兽,主动透露自己的战术布置。

    前世看《游戏王》漫画及动画时,顾淼一直觉得,主角配角一边打牌,一边口胡讲解各种卡牌的操作实在是太啰嗦了。

    每打出一张卡,就得啰哩巴嗦讲解半天,把这张卡的效果介绍得无比详细,生怕对手听不懂……

    大家又不瞎,看得见你召唤了什么怪兽,用了什么魔法卡与陷阱卡,有必要这么啰嗦吗?

    当然,这是之前的想法。

    作为观众,顾淼之前觉得主角配角的“说明性”台词太啰嗦,完全没有必要。

    可当他成了导演,或者说动画制作人后,他才发现,原来这些“说明性”台词居然这么重要。

    这哪是台词啊!

    这分明就是上手教程,手把手教你怎么打牌。你以为武藤游戏每次出牌后,啰哩巴嗦介绍一大堆,全是说给对手听的吗?

    NO!

    这些台词,这些卡牌介绍,全是说给漫画读者、动画观众们听的。

    试想一下……

    如果主角配角,全都没有这些“说明讲解”台词,光顾着说垃圾话,那新入坑的观众是不是看得一头雾水?

    发生什么事了?

    为什么主角用了这张卡,瞬间局势就反转了?为什么好端端的,海马脸色这么难看?

    看不懂啊!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那就必须给主角、配角加入大量说明讲解台词。争取让观众们理解,每一张卡的具体效果。

    所以顾淼才会让南桐修改漫画内容,在单行本漫画里添加更多说明讲解台词。

    不过这样一来……

    漫画包括后续制作的动画,就会产生一个很尴尬的效果。即所有登场人物,全都是“话唠”。

    “话唠就话唠吧。”

    顾淼摆了摆手道:“台词多一些,顶多是配音演员受累,跟我这个导演又没关系。”

    南桐:“……”

    好有道理,不愧是顾总!

    为配音演员们默哀三秒钟后,南桐旋即又想到了一个问题。

    决斗怪兽的具体规则和玩法,可以通过主角及配角的台词来进行讲解说明。

    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