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吉别可】-第2/3页





    吉别可抬起双手,学着行女子抱拳礼。

    李聪又说:“《礼记》有载,日常结发,男子结左,女子结右。虽然民间已经不管这些,但有讲究的人家,结发还是会男左女右。宫里似乎没有这个要求,不过公主若是能做到,那也是非常有礼的体现。还有平时站立或坐下,方位也应该搞清楚……”

    吉别可觉得汉家礼仪真是繁琐,哪来任多规矩,别说做到了,连记都不好记。

    李聪却教得非常认真,因为他收了贵重礼物。吉别可的兄长,让他好生教导公主,莫要被南京君臣看轻了。

    一直学到中午靠岸吃饭,吉别可心累不已,乱七八糟的礼仪记得她头疼。

    午餐之后,教学再次开始。

    吉别可想要偷懒,拿出自己的冬不拉,笑着说:“刚吃过饭,我给先生唱歌吧。”

    “不敢。”李聪连忙避让。

    吉别可却自顾自的弹唱起来,她唱的是哈萨克诗歌《百灵鸟》。大致内容为,一个勇敢聪明的猎人,为了听到百灵鸟有益的哲理,答应放了已经到手的猎物。

    可以理解成,有失才有得。也可以理解成,想要达成目标,必须学会放弃。

    李聪侧身站着,为了避嫌,不敢直视公主。虽然他听不懂歌词,但公主清脆的歌声,是那么让人身心愉悦。

    唱完《百灵鸟》,吉别可又唱《告别歌》。

    这是哈萨克新娘即将远嫁,独自对着家中毡房门框所唱的歌曲,心中的不舍只能对着门框倾诉。

    “门前是绿色的大草原,我家的门框,请不要放走我。我不哭泣怎能支撑,悲伤快要碾碎我的心。空中飞翔的是云雀,它的绒毛松软似锦。想自己就要离开这里的草原,心里是多么悲伤。再见了,我家的门框,祝你平稳,我亲爱的故乡……”

    唱着唱着,吉别可悄然流泪,她想起母亲、兄长和那片草原。

    李聪瞟到公主脸颊的泪水,猜测应该是想家了,于是默默退到舱门外。

    岸边不知哪家工厂,烟囱正排放着黑烟,这在乡土中国显得有些突兀。民间文人分成两派,一派赞美蒸汽工厂,还说大烟囱带来了盛世;另一派则暗讽批评,认为工厂破坏了山水田园。

    工人们虽然辛苦,但还不算太离谱。

    随着用原始方法提炼石油,煤油和沥青都已经诞生。但现在开采量还比较少,而且远在四川、陕西等省,煤油价格到了江南比较贵,资本家可舍不得让工人点着煤油灯上夜班。

    煤气也已经开始使用,明代工匠就知道如何制取焦煤,副产品煤气的利用自然而然。

    但煤气灯非常危险,已经毒死几十人。现在都不敢在屋里用了,即便使用,也会提前开大窗,大家正在研究如何让煤气灯变得安全可靠。

    李聪望着远处的黑烟,突然感觉有些迷茫。

    时代发展太快了,每年都有新东西出来,很多人因此感到无所适从。越是知识分子,这种感觉就越强烈,熟悉的环境渐渐陌生了。

    特别是那套传统观念,越来越遭受质疑,程朱理学的宇宙观,已经无法解释新世界。

    李聪靠在船舷上,自己打着拍子哼唱起来:“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女驸马》的故事,是赵皇帝讲给楚王听的,楚王请人编成连载于《楚王文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